本報訊 (楊先博 由福新) 近日,臨清市實驗中學組織初三年級全體師生走出課堂,赴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臨清市人民檢察院及臨清市人民法院,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有溫度的研學之旅。這場“運河畔行走的思政課”活動,旨在將法治信仰深植青少年心中,讓紅色血脈與文明新風浸潤校園每個角落。活動以多維實踐打破課堂邊界,讓思政教育在行走中鮮活綻放,既是知識的延伸,更是一次成長的洗禮。
學生安全是研學活動的首要準則。為此,該校提前部署、細致安排,構建起全方位安全保障網:活動前,初三全體師生齊聚操場召開動員大會,明確紀律要求、統一思想認識,讓“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人心,繃緊“安全弦”;活動途中,交警全程護航,沿途疏導交通、指引路線,為研學隊伍開辟安全暢通的出行通道;同時,學校隨隊配備醫藥箱,為師生安全保駕護航。
按照活動安排,一支隊伍有序抵達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以“分組交叉體驗”的形式,開啟文化與精神的探索之旅。其中一組學生依次走進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季羨林先生紀念館與張彥青藝術館,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里,感悟赤誠報國的家國大義;在學術大師的治學風范中,學習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在藝術名家的筆墨丹青間,領略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沉浸式接受精神洗禮。另一組學生則漫步古老運河畔,指尖觸碰千年漕運的滄桑印記,耳畔仿佛回響著過往的商船槳聲,親身感受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場運河畔的沉浸式體驗,不僅深刻呼應了本次活動“行走”與“感悟”的主題,更讓家國情懷與文化自信在每一位學生心中激蕩、升華。
在臨清市人民檢察院,另一支隊伍有序開啟法治探索之旅。“只有銘刻在人們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一場聚焦未成年人保護的法治講座,將生硬的法條轉化為鮮活的案例——檢察官結合真實事例耐心講解,學生們積極舉手提問,熱烈的互動讓法治知識變得易懂、好記。隨后,他們參觀檢察院特色功能室、參與法律情景模擬,眼中滿是好奇與深思。專注的聆聽神情、踴躍的互動畫面,被鏡頭一一記錄。而比畫面更深刻的,是此次體驗在學生們心中烙下的法治印記:他們不僅讀懂了檢察機關的職能使命,更讓“法治安全”的種子在心田悄然生根發芽。
全民普法,是法治與德治相融的協奏,更是一場行走在運河岸邊的“精神扎根”。此次多元化研學之旅,從張自忠將軍的赤誠肝膽,到季羨林先生的筆墨風骨;從運河畔流動的千年文脈,到檢察院、法院里莊嚴的法治現場——臨清市實驗中學初三學生用腳步“閱讀”臨清,以心靈“貼近”家鄉。他們不僅筑牢了法治信仰,更在歷史的回響與文明的浸潤中,增強了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敬仰與歸屬感。
這堂“運河畔行走的思政課”,是臨清市實驗中學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全方位育人體系的生動縮影,也是對開展“全民普法教育”40周年的有力回應。“我們堅信,這次融合歷史、文化與法治的‘行走’,必將內化為學生成長的持久養分,激勵他們成為知法守法的踐行者、臨清故事的傳播者、家國情懷的接棒人——以少年擔當,守法治之光;以文化自信,鑄家鄉未來。”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5-11-11 15:11:50
2025-11-11 15:11:37
2025-11-11 15:11:16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