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學校的秋天
王柏勝
我們谷山學校的秋天,是被柿子和山楂染甜的。
第二節課后是課間操。課剛一結束,我就忍不住往教學樓前的柿子樹跑。滿樹的柿子像無數個小燈籠,有的橙紅,有的還是淺黃,風一吹就輕輕晃,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上周美術課,老師帶我們來寫生,我特意把柿子畫得圓圓的,同桌看著我畫的柿子說:“看著就想咬一口。”校長路過,笑著說:“等柿子再熟點,就摘給你們嘗,這是咱們學校秋天的‘甜禮物’。”
操場邊的山楂樹更有意思,滿枝的山楂像一個個小紅珠子,密密麻麻的。下課時,我們總愛圍在樹下看。有次我撿到一顆掉在地上的山楂,擦干凈咬了一小口,酸得我瞇起眼睛,可嘴里卻留著淡淡的甜,趕緊跑去跟好朋友分享這份“秋天的小刺激”。
放學時,夕陽照在柿子樹和山楂樹上,果實更亮了。我背著書包走在校園里,聞著隱隱的果香味,心里甜甜的。我們學校的秋天,不只有落葉,還有滿樹的甜和藏在果實里的快樂。
(陽谷縣谷山學校 指導老師 李秋紅)
我們學校的果園
董米洛
我們學校小學部教學樓東邊有一片果園。果園里種植的水果真多啊,有石榴樹、山楂樹、柿子樹等等。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陸續成熟了,碩果累累,一片豐收的景象。
星期四下午,楊老師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卻宣布了一個不尋常的消息:“這節課,我們去校園果園上!”話音未落,教室里已是一片歡呼。楊老師仔細交代了注意事項,我們便排好隊,興高采烈地出發了。果園里,山楂、石榴、柿子爭奇斗艷,仿佛在舉辦一場秋日的“水果派對”。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木瓜樹上掛著的一個個小木瓜,同學們以為是梨子呢。老師告訴我們是木瓜,它比梨大,十分可愛。石榴樹更有趣,一個個圓圓的石榴掛滿枝頭,有的石榴笑得張開了嘴,露出紅彤彤的籽,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紅寶石。
和石榴樹爭奇斗艷的是山楂樹,滿樹山楂像無數個小紅燈籠,密密麻麻地掛在枝頭,遠遠望去,整棵樹都像燃燒起來了一樣,好看極了!那一棵棵柿子樹也不甘示弱,柿子還沒有完全成熟,一個個擠在枝頭,有的是青綠色,有一些綠中泛黃,它們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小朋友別急呀,要耐心等我們變紅變甜。”
秋天的果園真美,我愛我們學校的果園。
(陽谷縣谷山學校 指導老師 楊新)
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董子玉
閱讀,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閱讀,恰似一陣清風,吹散了我心頭的陰霾;閱讀,更像一位摯友,陪伴我度過了一段段美好的時光。
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閱讀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為我打開了一個個未知的世界。從《安徒生童話》里,我認識了善良的小美人魚,她為了愛情甘愿化為泡沫,那凄美的故事讓我懂得了愛的偉大;在《綠野仙蹤》中,我跟隨多蘿西一起冒險,學會了勇敢面對困難。
閱讀還能讓我在情緒低落時找到一絲慰藉,像一盞明燈為我指引方向。當我因為考試失利而沮喪時,我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她在失明失聰的情況下,憑借頑強的毅力學會了閱讀、書寫和說話,還考入了哈佛大學。她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明白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當我和朋友鬧矛盾而煩惱時,便沉浸在一本有趣的小說里,那些精彩的情節讓我暫時忘卻煩惱,心情也隨之變得愉悅起來。
閱讀,就像一場無聲的春雨,滋潤著我的心田;閱讀,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更加美好。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與書為伴,在閱讀的世界里不斷探索、成長,讓自己的生活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陽谷縣谷山學校 指導老師 孫雪嬌)
我的老師
唐一可
有人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有人說,老師是燃燒的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在我的學習生涯中,有位老師讓我印象深刻。
她中等身材,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總是扎成一個高高的馬尾,干凈利落。她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仿佛會說話一般,當我們認真聽講時,她的眼睛里閃爍著贊許的光芒;當我們調皮搗蛋時,她的眼睛里又流露出嚴厲的神色。
她的語文課生動有趣。在她的課堂上,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知識的海洋,可以盡情遨游。她總是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把那些枯燥的課文變得鮮活起來。她還經常組織我們進行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她不僅關心我們的學習,還關心我們的生活。每當有同學身體不舒服時,她總是第一時間送去關心和溫暖。她還經常鼓勵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不要輕易放棄。
她就是我的語文老師,一位既嚴厲又溫柔,既認真又負責的好老師。我會永遠記住她,感謝她對我的教導和關愛。
(陽谷縣谷山學校 指導老師 李芹)
她生氣了
邵貴瀟
窗外的落葉似乎都靜止了,陣陣寒意包裹著我。
早讀過后,同學們在教室里嬉笑打鬧。突然,一陣熟悉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是我們的張老師來了!當她出現在門口時,教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了。大家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她把懷里抱著的練習冊重重地摔在講臺上,眉頭擰成一個結。她額前的碎發隨著她急促的呼吸輕輕晃動。那雙平時帶笑的眼睛,此刻像兩把鋒利的劍,掃視著我們,目光里帶著一股壓抑不住的怒火。
教室里靜得可怕。前排同學把頭埋得很低,指尖無意識地摳著課本邊角;后排同學攥緊袖口,連呼吸都變得又輕又淺。窗外的風聲也弱了下去,像是生怕打破了這緊張的氛圍。
張老師深吸一口氣,胸口明顯起伏了兩下。她伸手拿起最上面的練習冊,翻頁的動作又急又重。她垂頭盯著上面的錯題,嘴角慢慢抿成一條緊繃的直線,原本柔和的側臉輪廓此刻顯得格外生硬。
過了好一會兒,她抬起頭,目光再次掃過全班同學,眼中的怒火已然被濃濃的失望取代。她拿起粉筆開始講題,劃在黑板上的每一筆都格外用力,仿佛在訴說她心中的焦急。
講完題,張老師輕輕放下粉筆。當她再次看向我們時,先前的那股急切已經漸漸消散。窗外的風聲不知何時又清晰起來,陽光透過玻璃,溫柔地灑在黑板上。教室里靜默片刻,隨后響起格外認真的寫字聲。我偷偷抬眼,看見張老師緊抿嘴角,態度似乎緩和了一些。
(陽谷縣谷山學校 指導老師 張素云)
我的心愛之物——古箏
魏碧晨
說起心愛之物,我的目光便會不自覺地望向臥室靠窗的一角。那里,靜臥著一臺“東方鋼琴”——古箏,每當夕陽的余暉灑在它的面板上,我的記憶也如潮水般涌來。
初見時,它那古色古香的氣質便征服了我。琴身光滑發亮,二十一根琴弦由“岳山”整齊地架起,遠觀宛如一幅連綿起伏的山水畫。我想象著指尖劃過琴弦,便能奏出《高山流水》的情境,心中充滿了無限向往。
學習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記得剛開始學“勾”指法時,我的手指總是不聽使喚,像一根根笨拙的小木棍。老師要求手背要像拱起的小橋,只能動手指。沒練一會兒,我的整條胳膊又酸又麻,內心第一次萌生了退意。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奇跡發生了。那天,我靜下心,一個音一個音地練習,手指無意識地從高音區劃向低音區,一陣“咚咚”的清脆聲又喚醒了我,我怎能輕言放棄?于是,我重新振作,反復練習,直到連貫地彈出一句《小星星》的旋律!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蜜糖,我也徹底愛上了它。
漸漸地,我不再滿足于基礎練習,我開始跟隨老師學習技法:表現流水時的“花指”與“刮奏”,渲染悲傷的“顫音”,還有極具表現力的“搖指”。雖然動作稚嫩,甚至“磕磕絆絆”,但我樂在其中。我的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寬廣,從悠揚的民間樂曲《在北京的金山上》到婉轉的古風流行樂《聲聲慢》,都能在二十一弦上獲得新的生命。
這臺古箏讓我明白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很慶幸,在最美的童年遇見了它。
(陽谷縣谷山學校 指導老師 武媛媛)
2025-10-24 10:52:07
2025-10-24 10:26:14
2025-10-24 10:20:5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