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經濟席卷生活,電信網絡詐騙的陰影也如影隨形,而銀行作為資金流轉的關鍵節點,既是防范詐騙的“前沿陣地”,也是宣傳教育的“重要窗口”。面對這一挑戰,浦發銀行聊城分行突破傳統宣教窠臼,以技術為翼、場景為基、精準為矢、協同為網,構建起反詐工作新生態,將資金安全理念無聲浸潤日常。
智慧陣地,讓網點成為“防騙前哨”
該行深耕網點陣地,用科技賦予反詐新活力。營業廳內,多媒體互動屏不再冰冷,滾動播放著由真實案例改編的系列反詐短?。坏群騾^一角,廳堂人員主動遞上反詐折頁,提醒轉賬客戶謹防詐騙;運營人員在業務間隙“見縫插針”,結合近期高發的“AI換臉詐騙”、“虛假征信修復”等陷阱,用鮮活方言現場剖析詐騙套路,讓風險意識在輕松氛圍中入腦入心,讓“不點擊、不泄露、不匯款”的三不原則變得可感可觸。
精準滴灌,讓知識穿透“圈層壁壘”
反詐宣傳的生命力在于精準抵達。該行該將目光投向社區與企業,實現“一地一策”。
社區防線:與周邊社區共創“金融安全小組”,讓“銀行工作人員+物業人員”成為反詐主力,通過社區喇叭和條幅宣傳等方式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反詐意識。
企業工場:針對藍領群體易遭遇的“網絡博彩”、“招工詐騙”,利用上門服務的時間,結合工資發放場景講解安全用卡常識,讓金融知識隨“薪”而動。
協同作戰,共筑“無詐”生態圈
反詐不是銀行的“獨角戲”,而是需要與公安等多方參與的“協同戰”。該行與當地公安反詐部門警銀協作,實現高風險賬戶線索秒級共享,通過強化柜面異常開卡、轉賬審核,精準鎖定并移交可疑人員線索。
浦發銀行聊城分行以創新為針、協同為線,為廣大金融消費者防范電信詐騙織就一張安全網,著力提升公眾的金融“免疫力”。下一步,該行將探索更多元化的金融知識普及路徑,致力于打造一個更安全、更韌性的金融消費環境,讓每一分財富都在陽光下安然生長。(席國法)
2025-08-26 10:36:36
2025-08-25 12:08:13
2025-08-25 12:07:3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