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度假區朱老莊鎮南楊集村白蠟樹林里,綠葉掩映下的尖椒長勢旺盛,一串串、一簇簇或紅或綠的辣椒掛滿枝頭,村民正忙著采摘,林間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
據了解,該村共種植“高辣816”優質尖椒120余畝。該品種適合林下種植,經過科學管理,按照當前市場價2元/斤測算,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尖椒生長期為5月至10月底,8月中旬起開始收獲紅尖椒,每天采摘5000斤左右。”南楊集村辣椒承包人孟令軍介紹,“120畝尖椒,每天需要20—40名勞動力,我們吸收村周邊的閑置勞動力參與務工,每天報酬70—90元,為他們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使這片土地有了更大的利用價值。”
林下種植尖椒,是朱老莊鎮發展林下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朱老莊鎮立足資源優勢,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提高林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堅持“因林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該鎮農林部門發揮技術優勢,指導農戶結合林木株行距和作物耐陰特點,在林下種植花生、芝麻、大豆、藥材、蔬菜等經濟作物,逐步形成規?;?、特色化發展格局。
在朱老莊鎮狀元村、觀堂網格村,林下花生、地瓜、棉花、芝麻等長勢喜人,既改善了林地管護質量,又讓林下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通過典型示范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林下經濟發展行列,盤活了沉睡資源,拓寬了致富門路。
選擇適合的經濟作物,搞林下種植,發展林下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朱老莊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劉緒新說,“林下種植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決林木生長期間‘只投入沒有產出’的問題,還能通過對林下經濟作物的管理,加強對林木的管護,促進樹木生長。同時,林木遮陰也有利于林下作物生長,從而實現林木與林下作物的雙豐收。”
隨著農戶積極參與、專家技術支撐,朱老莊鎮的林下經濟已逐步形成“農戶+基地+技術”的發展模式,帶動了群眾就業和產業增效。當前,朱老莊鎮正從更高層面謀劃推動,把零散分布的林下種植統一納入整體規劃,推動特色產業帶建設,進一步釋放林下土地潛能。劉緒新說:“我們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領力度,因地制宜推廣多種林下種植模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林下經濟產業帶。”
林下經濟,生態富民。度假區將繼續以林下經濟為突破口,堅持政策扶持與技術指導相結合,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形成“林木+作物”“生態+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土地增效、生態穩定、農民增收、效益提高,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 賈新偉 通訊員 韓云超 王清雪
2025-08-26 10:36:36
2025-08-25 12:08:13
2025-08-25 12:07:3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