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軍豪 通訊員 王曉貽
“我們的工資終于拿回來了,法院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11月13日,高唐縣某棉業加工有限公司的職工代表由衷地說,他們還特意向高唐縣人民法院執破融合團隊表達感謝。
這起涉及8件執行案件、600余萬元債務的破產清算案,正是高唐縣人民法院創新“執破一體化”模式、推動失能企業合法有序退出、保障群眾權益的生動實踐。
時間回溯至今年年初,高唐縣人民法院在執行某棉業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時,發現該公司未按期履行生效判決,遂對其查封財產,啟動評估拍賣程序。然而,在案件推進過程中,多名職工的來訪打破了原有計劃——該公司不僅拖欠職工工資,還存在社保斷繳問題。執行團隊進一步排查發現,這家企業竟累計涉及8件執行案件,拖欠債務超600萬元。
“若只將拍賣款給單個申請執行人,其他債權人的權益如何保障?職工工資得不到保障,他們的生活怎么辦?”面對“多債一償”的公平性難題與潛在的信訪風險,執行法官迅速匯報并經專業法官會議研究決定,將案件移交執破融合團隊,啟動破產審查程序。
執破融合團隊由執行法官與破產法官共同組成。接到案件后,團隊第一時間聯動核查。一方面,直接調取執行階段已固定的財產線索、查封清單,省去破產財產重新查控的冗余環節;另一方面,快速核實企業資產負債情況,確認其已符合破產清算條件,且無重整、和解可能。2025年3月,高唐縣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清算申請。
辦案過程中,“執破一體化”模式優勢持續凸顯。執行法官憑借豐富的財產處置經驗,協助破產法官對接拍賣平臺,沿用執行階段的評估材料優化流程,確保資產拍賣公開透明、溢價率達標;團隊還優先預留職工工資與社保費用,多次組織職工溝通會解答安置疑問,從源頭化解風險。最終,企業資產高效變現,職工工資全額發放,各債權人按比例受償,實現了“多方共贏”。
該案的順利辦結,是高唐縣人民法院創新推行“執破融合”機制、實質化解“執行不能”案件的典型成果。
高唐縣人民法院打破執行與破產程序“單向轉化、前后脫節”的傳統模式,以“執破一體化”構建“人員融合、信息融合、流程融合”新路徑,有效破解了被執行人財產“查找難、接管難、變現難”的痛點。
“對于無重整價值的‘僵尸企業’,高效的執破融合機制不僅能推動其合法退出,避免占用市場資源,更能通過公平清償保障職工、債權人權益,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秩序。”高唐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林宏昌表示,該院將繼續深化“執破融合”機制,以更優司法服務為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2025-11-19 11:30:51
2025-11-19 11:28:29
2025-11-19 11:18:46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