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敏
“搶救的意義,并不在于讓每一位臨終者都與死神搏斗。一句關懷、一次巡視、一個輕輕的握手,都能成為直抵心靈的慰藉。”11月15日,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一病區護士宋培軒在回顧近期護理一位終末期心衰老人時,道出這樣的感悟。這段特殊的經歷,讓他對護理工作的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位老人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心功能Ⅳ級”入院,此前已接受過冠脈支架植入術,并伴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盡管醫護團隊迅速開展了抗血小板、強心、利尿、平喘等一系列治療,但其病情依然危重,未見明顯轉機。
持續泵入濃鈉以穩定內環境、多次推注利尿劑才勉強促尿、時刻緊盯監護儀上跳動的數字……對于這樣危重的患者,護理不僅是執行醫囑,更是一場與時間的博弈,容不得絲毫遲緩。兩天時間里,宋培軒和同事們不斷在“緊急對癥”與“細致護理”之間切換。“多勸他吃一口飯,定時幫他翻身、預防壓瘡,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對大爺而言,卻是支撐他渡過難關的重要力量。”老人處于心衰終末期,且因服用抗凝藥物,皮膚薄脆如紙。宋培軒在叮囑家屬避免磕碰的同時,自己也對每項操作倍加小心。
“按常規,我應當做詳細的出院指導,但那天,我沒有說太多。”宋培軒俯身輕輕握住老人的手,他相信,掌心的溫度比任何語言都更有力量。當家屬眼睛微紅地道出“謝謝您的照顧”時,一道“微光”忽然擊中了他:護理的真諦,并不在于繁復的規程,而在于這指尖傳遞的溫暖。“我們守護的不僅是生命指標,更是一個家庭在困境中不放棄的希望。”
兩天的護理中,宋培軒已記不清推了多少次藥、協助翻了多少次身,卻始終記得老人配合時堅定的眼神,以及家屬那句“謝謝您”帶來的沉甸甸的分量。“哪怕只為患者增添一分安寧,為家屬減輕一絲煎熬,我的付出就非常值得。”宋培軒說。
老人最終安詳離世,那掌心的溫度與真摯的感謝,已成為宋培軒職業生涯中最珍貴的注腳。這縷生命終章的微光,源自每一位護理人員在平凡崗位上,那多一分細心、多一分溫暖的堅持。
2025-11-17 11:44:28
2025-11-17 11:43:50
2025-11-17 11:02:5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