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健康 >

高唐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葉紅: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聊城晚報  2025-08-04 10:14:55
A+A-
分享

  葉紅(右)做客“中醫藥在聊城·局長訪談”欄目

  文/圖 本報記者 馬永偉

  全縣14家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全部達標、精心策劃“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展演”系列活動、積極推動道地藥材生態化種植及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高唐縣持續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服務體系、拓寬服務領域,推動轄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全面提升。7月29日,高唐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縣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葉紅,做客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中醫藥在聊城·局長訪談”欄目,分享了該縣在中醫藥服務體系構建、綜合效能提升,以及推動產業融合方面的工作成效和創新舉措。

  滿足群眾“家門口”中醫需求

  為構建完善的三級服務體系、實現服務廣覆蓋、推動縣域中醫藥服務全覆蓋,高唐縣主要從“做強縣級龍頭”和“夯實鎮村基礎”兩方面發力。

  “一方面,我們做強縣級‘龍頭’,發揮縣中醫院示范引領作用。”葉紅介紹,高唐推動縣中醫院大力推廣65種中醫適宜技術和16項中醫特色療法,目前醫院中藥飲片使用率和中醫非藥物療法治療率穩步提升,優質護理示范病房覆蓋率達到100%。同時,醫院康復科建立了規范的臨床路徑和療效評價體系,在頸肩腰腿痛、中風后遺癥、亞健康調理等領域形成特色優勢。

  市民在咨詢中醫藥知識(資料圖)

  “另一方面,我們夯實鎮街樞紐,激發基層活力。”葉紅說,截至目前,該縣14家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全部達標,均規范設置了中醫科、康復理療室等特色診療室,能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強力推動衛生院“全院中醫化”,實現基層中醫科設置、中藥房建設、診療設備配備、中醫人員占比、中醫服務量占比“五個全覆蓋”。基層所有機構均規范配備了中藥飲片柜、煎藥機等設備,共有350種以上中藥飲片,廣泛開展中藥熏蒸、牽引、理療、針灸、推拿、康復等特色療法。

  與此同時,高唐縣大力推進省級特色村衛生室及村衛生室中醫閣建設項目,目前已建成5家省級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其中1家獲評“山東省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完成76個“中醫閣”建設,轄區村衛生室普遍能夠提供6項以上中醫藥服務,并全部配備了必要設備和50種以上常用中藥飲片,基本滿足群眾在“家門口”看中醫的需求。

  不斷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如何拓展中醫藥服務內涵與領域,提升綜合效能?高唐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當地立足上級要求與縣域實際,從兩方面發力:既要讓中醫藥適宜技術與文化走進群眾,又要為基層培養更多中醫藥人才。

  “我們精心策劃了‘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展演’系列活動,打造縣域體驗、學習、交流平臺,組織專家現場演示針灸、推拿、艾灸、刮痧、耳穴壓豆等常用技術。”葉紅介紹,目前該縣已累計舉辦展演活動16場,打造優質中醫培訓課程、展演節目96個,有效提升了系統內人員對中醫藥的認知度和應用熱情。

  同時,積極開展“國醫節”“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中醫藥文化惠民”等系列活動。例如,在校園開發“小小中醫師”實踐課程;組建了近百人的衛健系統“愛中醫”志愿服務團隊,深入農村、企業、機關、學校開展健康義診和中醫適宜技術體驗活動近百場,服務群眾超萬人次,讓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

  在創新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模式方面,高唐縣針對基層中醫藥理論基礎相對薄弱的問題,創新打造“中醫夜訓”品牌,依托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利用業余時間集中授課,邀請專家及外出進修骨干分享交流,實現學習成果全縣共享。“在課程設置上,我們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涵蓋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醫診療、適宜技術操作規范、中藥辨識與應用等內容。目前已累計舉辦8期,培養‘能中會西’復合型人才400余名,顯著提升了基層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打造中醫藥產業高地

  “高唐栝樓”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根有清熱生津、解毒消腫功效,果實、種子和果皮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滑腸之功效。如何以“高唐栝樓”等推動產業融合、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高唐縣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我們立足縣域中醫藥優勢,積極推動道地藥材生態化種植及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導栝樓、北沙參等道地藥材規模化種植,目前全縣種植面積近6000畝,成功創建固河鎮李廟村栝樓、瑞鑫合作社栝樓、萬祥北沙參3家省級中藥材生態種植基地,數量居全市首位。”葉紅稱。

  此外,該縣聯合聊城大學藥學院開展的“山東道地藥材地理標志文化品牌建設”調研課題獲山東省衛健委一等獎,并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模式,推動中草藥規范化種植,力促種植合作社與“杜立芝黨代表農業科技服務團隊”合作,成功探索“栝樓和小麥接茬種植”高效模式,實現土地產值翻倍增長。

  聚焦品種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治、深加工技術及成果轉化,推動李廟村瓜蔞種植基地與香港科技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研究所等開展深度合作,顯著提升中藥材種植的質量和產量,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和鄉村產業振興。

  “下一步,高唐縣將以更大力度弘揚中醫藥文化,努力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貢獻力量。”葉紅說。

編輯:梁營營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万宁市| 财经| 陵川县| 武汉市| 葫芦岛市| 区。| 繁昌县| 枣阳市| 罗甸县| 元朗区| 佛山市| 隆安县| 达日县| 库尔勒市| 綦江县| 赤壁市| 灵川县| 麦盖提县| 边坝县| 永安市| 云梦县| 贡觉县| 开封县| 息烽县| 内乡县| 杭锦旗| 青神县| 南和县| 什邡市| 丽江市| 乐亭县| 卓资县| 张家界市| 雷波县| 无锡市| 卓资县| 永州市| 衡东县| 铁岭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