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敏 左亞楠)10月20日下午,聊城市婦幼保健院(聊城市中心醫院)普外科病房格外忙碌。在這里,護士楊冬英日復一日地見證著患者的喜怒哀樂,而近日她與一位闌尾炎患者李燕(化名)之間的故事,成為科室里一則溫馨的插曲。
今年50多歲的李燕健談愛笑,卻因一場急性闌尾炎打亂了生活的節奏。術后的疼痛與對康復進程的擔憂,讓她變得格外焦慮和煩躁。
當日清晨,楊冬英像往常一樣為患者輸液、檢查傷口。在調整輸液速度時,她不小心碰到了李燕的手臂,對方立刻責備道:“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小心!被你這么一碰,傷口更疼了,真是難受!”
面對患者的情緒波動,楊冬英立即誠懇道歉,并耐心解釋道:“李阿姨,對不起,是我沒注意。我知道您術后傷口疼,現在輸的就是止痛藥,等藥效上來了會好一些。您有任何不舒服,隨時叫我。”
聽到這番安慰,李燕的情緒逐漸平復,忍不住傾訴起來:“我都兩天沒吃飯了,肚子餓得發慌,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吃東西啊?”楊冬英連忙解釋道:“您昨晚剛做完手術,需要等腸道排氣后才能少量喝水,如果沒有不適,再逐步過渡到菜湯、米湯等流質飲食,之后慢慢嘗試面條、稀飯,最后恢復正常飲食。醫生也給您開了腸外營養液,您不用擔心。”
清晰的解答逐漸化解了李燕的怨氣與憂慮,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姑娘,謝謝你!剛才我太著急了,不是有意要吼你,你別往心里去。你們工作也不容易,以后咱們多溝通、互相理解。”楊冬英微笑回應:“沒關系的,李阿姨,謝謝您的理解。”
這場小小的風波,在敘事護理的溫情中悄然平息。自此,李燕對楊冬英多了一份信任,積極配合治療,康復進程也明顯加快。楊冬英也通過這次經歷,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敘事護理的意義——通過傾聽、理解、共情和有效溝通,搭建起護患之間的信任橋梁,不僅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也讓自己不斷成長。
楊冬英說,敘事有聲、護理有愛,唯有主動傾聽、耐心溝通,才能讓每一位患者感受到關懷。
2025-10-23 10:56:04
2025-10-23 10:55:03
2025-10-23 10:52:0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