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圣嬌 張明霞
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考驗著一家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多學科合作水平。11月27日晚,聊城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醫護人員,抓住最關鍵的40分鐘,成功搶救了一名外傷患者,再次彰顯了該院的綜合實力。
當日晚8時許,一輛救護車載著該患者駛入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急診科。患者到達醫院前,院前急救人員已向院內醫師匯報了患者情況,急診科做好了接診準備。這名34歲的重癥外傷患者,血壓很低,脈搏細弱、呼吸急促,面色蒼白、意識淡薄,已處于休克狀態。急診科醫生迅速聯系手術室,準備實施手術。
普外科醫師劉建超、何輝和麻醉科醫師劉延超評估患者病情后,馬上聯系了普外科主任張興增和麻醉科主任趙勇到手術室進行支援。“患者情況比想象中更嚴重,失血很多,如果處理不及時、不到位,患者將會非常危險。”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趙勇印象深刻。
手術開始后,醫師們發現患者腸系膜動脈破裂,迅速啟動自體回輸血系統。醫師預估患者出血在5000ml—6000ml,而一名成年男子的血容量為8000ml左右,可見患者出血量之大。隨后,醫師們開始為患者輸注自體紅細胞和血庫提供的血漿等。在積極補液、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同時,張興增帶領普外科團隊慢慢取出壓迫止血的紗布后,發現了橫結腸系膜動脈的破損出血點,并立即用止血鉗止血。同時,張興增團隊注意到橫結腸系膜有嚴重挫傷且大網膜有部分破裂,橫結腸未見破裂。隨后,醫師們對這些破損處進行止血、縫合處理,之后仔細檢查患者腹腔內肝膽胰脾、胃腸(包括小腸)及其他臟器,均未發現損傷。
時間就是生命,手術臺就是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的戰場。手術室內氣氛緊張卻井然有序,除了做手術的普外科團隊,趙勇、劉延超兩名麻醉醫師始終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手術室護士王林勇、劉麗一直在手術旁忙碌著。輸血科醫師孫兵積極尋找血源,以最快速度為患者提供血液。
手術持續2個多小時后,由于搶救及時、處理妥當,患者脫離了生命危險。3天后,患者從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進行治療。
在腦科醫院,這樣事關患者生命的搶救并非個例。近年來,腦科醫院持續優化救治流程、減少中間環節,不斷縮短患者到達醫院后接受治療的時間,并成立急危重癥醫學部,實現對急危重癥患者從院前急救到急診科、從急診科到監護室,從監護室到病房的全流程一體化管理。多年的實踐讓腦科醫院各學科之間配合越來越默契, “大專科 小綜合”發展理念提升了醫院綜合實力,更好地為急危重癥患者保駕護航。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