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永偉
11月12日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
臨清市人民醫院東院區二樓的中醫日間病房內藥香四溢,床位一字排開,各床位被藍色的布簾隔開。張曉東正帶領醫務人員為患者進行診脈、針灸、艾灸、推拿等。良好的就醫環境、聲名遠揚的口碑,讓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科室。
張曉東是臨清市人民醫院東院區康復醫學科主任,也是臨清市名中醫、聊城市優秀中青年醫學專家、聊城市中醫藥工作先進個人。行醫25年來,他在平凡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認認真真為每一位患者診治,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贏得群眾信任和贊譽。他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助推中醫藥發展,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醫藥故事,踐行著一名中醫藥人的初心和使命。
11張針灸床 每天接診40余人
臨清市人民醫院東院區的中醫日間病房也是傳統康復門診,11月12日上午,這里一派忙碌景象。
“張主任,孩子的復查結果出來了,您給看看。”小吳的媽媽說道。
據了解,小吳是一名體育生,今年9月25日在運動時不慎扭傷,導致足舟骨骨折。張曉東采用中藥、理療、蠟療等多種手段給予治療,一個月后小吳的癥狀明顯好轉,當天來復查就是想確認一下是否痊愈。
“檢查結果顯示已經沒事了,不過以后一定要適量運動,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張曉東囑咐道。
“張主任,我家屬準備好了,來給扎扎針吧。”另一個針灸床位上等待治療的患者家屬說。
拿好針灸針,張曉東快步走到床位前。待患者自行挽起褲腿并躺好,張曉東熟練地將一根根銀針扎入患者穴位。
“張主任醫術高、服務好。”家住臨清市尚店鎮、今年59歲的鄧先生接受治療后,給張曉東豎起了大拇指。鄧先生患有膝關節炎,一直酸痛不已,他還“暈針”,所以治療時不能采用針灸。張曉東根據鄧先生的情況,對其采用艾灸、理療等方式治療。治療兩天后,鄧先生就感覺癥狀明顯緩解。“回家后要繼續鍛煉骨四頭肌,鞏固治療效果。”張曉東叮囑道。
“這里有11張針灸床,每個床位先后有3名患者來扎針。再加上做推拿按摩的患者,每天接診40多人。”張曉東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中醫大夫,為患者解除病痛,我義不容辭。”
他來自國醫亞圣成無己“中醫北傳”處
張曉東是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人,而赤峰則是國醫亞圣成無己“中醫北傳”處。
成無己,據考證為現茌平區洪官屯鎮成莊村人,北宋年間生于中醫世家。聊城之地為宋金交戰之處,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汴梁,并擄走徽宗、欽宗二帝,史稱“靖康之恥”。公元1141年,南宋與金國簽訂盟約,淮河以北地區歸金國,聊城之地遂歸屬金地,北方地區的漢人成為金國臣民,年近八旬的成無己就是其中之一。
“八百多年前,國醫亞圣成無己從聊城被迫北上,為‘中醫北傳’貢獻巨大;八百多年后,我主動從赤峰來到成無己的家鄉,用中醫藥服務于百姓,倍感榮幸。”張曉東欣慰地說。
據介紹,張曉東的曾祖父張浩云也是一名中醫。張曉東至今仍保存著一張泛黃的行醫證,上面用漢蒙兩種文字記載著,當年59歲的張浩云是克什克騰旗廣興公社醫院的一名中醫,所在科室為中醫內、婦、兒科。張曉東說:“老爺爺到哪兒給人看病都受人尊重,受他的影響,高考填報志愿時我選擇了內蒙古醫學院的中醫專業。”
創造“三元”定向矯形按摩法服務群眾
2012年被評為“聊城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2014年當選臨清市十佳醫德標兵、2016年榮獲第三屆“臨清英才”榮譽稱號、2018年獲評“臨清名中醫”和聊城市優秀中青年醫學專家稱號……一系列榮譽的背后,是張曉東對工作的熱愛和對患者的用心,以及對中醫藥工作的傳承創新。
“診療時必須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療效為標準,只有療效好,患者才能滿意。”張曉東在繼承中醫傳統的基礎上,堅持中醫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的理念,結合現代康復模式,提出了慢性病、常見病的二期康復模式,在治療頸、肩、腰、腿疼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創造了“三元”定向矯形按摩法。“這種治療方式對群眾非常實用,既能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又能降低他們的經濟負擔。”張曉東說。
“‘三元’就是按摩手法治療要體現中醫的精氣神;‘定向’就是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做到心明手準;‘矯形’就是要糾正身體的不平衡不協調。”張曉東解釋道。
接診36歲的植物人小于后,張曉東為其辦理了家庭病房,并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幫患者家庭解決了花費高、護理難等難題。這讓小于家人感動不已,逢人便夸贊張曉東。張曉東對此謙虛地表示:“這是我應該做的。”
“利用自身所學,融合傳統中醫療法和現代康復模式,為廣大群眾祛除病痛、帶來健康,和他們成為親人、朋友,這是我最大的心愿。”張曉東說。
(圖片由馬新濤拍攝)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