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高萬良:“時間差”里淘出好效益

來源:聊城日報  2025-11-24 09:53:53
A+A-
分享

  記者 趙艷君 通訊員 崔紫榮

  “快把這筐苗裝上車,莘縣的客戶還在等著呢!”初冬的寒風掠過高唐縣清平鎮桑園村的田壟,卻吹不散種植大戶高萬良臉上的熱乎氣。他承包的60畝(一畝合666.7平方米)田地里,翠綠的洋蔥苗長勢正旺,十余名工人彎腰采收、快速打包,鮮嫩的幼苗裝袋后即刻啟程,以每公斤16元的好價錢奔赴市場。這片在寒冬里依舊熱鬧的土地,藏著高萬良“一年多收”的致富秘訣。

  “別人的地冬閑夏忙,我的地一年四季‘連軸轉’。”高萬良拿起一把剛采收的洋蔥苗,指尖的泥土還帶著溫度。與當地傳統單一種植不同,他摸索出一套“瓜—糧—菜”輪作模式,在時間的縫隙里做足文章,讓土地產出翻了番。今年,他的60畝田地更是上演了“四季豐收四重奏”:2月西瓜苗破土而出,5月瓜田空隙間套種的玉米冒出新芽;7月西瓜搶鮮上市,9月初玉米便提前近一個月成熟收割;來不及歇田,洋蔥苗緊接著播下,如今剛售罄,翻耕的土地又在等著小麥“安家”。

  在田埂邊的簡易棚里,高萬良掏出計算器給記者算賬:“單說這一茬洋蔥苗,一畝地收1750公斤,毛收入就有2.8萬元。扣除1500元的種子、水肥和人工成本,凈賺2萬多元。這可不是小數目,相當于多撿了一季收成!”他指著田邊堆著的玉米囤補充道,西瓜和玉米的收益早已落袋,加上剛播種的小麥,今年一畝地的總收入能比傳統種植翻兩番。

  這份“時間差”里的收益,是高萬良八年摸索的成果。2016年,他從3畝地開始試水洋蔥苗培育,起初因輪作不當,地里雜草瘋長、病害頻發。“那時候才明白,土地也需要‘休養生息’。”高萬良說,他反復調整種植時序,最終找到科學輪作的門道——往年洋蔥苗后種西瓜易生病害,今年改種小麥養地,既改善了土壤肥力,又為來年種植打下基礎。如今,他不僅摸透了每種作物的生長規律,還練就了“看行情下種”的本事,“什么時候種能趕在市場價最高時收獲,我心里都有本明白賬。”

  高萬良的成功,是清平鎮發展高效農業的生動注腳。“這種集約化輪作模式,把復種指數提了上去,讓有限的耕地長出更多‘金疙瘩’。”鎮科技特派員肖從忠蹲在田埂上,隨手抓起一把土壤觀察墑情,“傳統種植模式一畝地年純收入也就幾千元,高萬良的種植模式實現了土地價值最大化,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如今,桑園村已有5戶農戶跟著高萬良嘗試輪作模式,鎮里還專門組織了技術培訓,邀請他現場分享種植技巧。

  夕陽西下,最后一批洋蔥苗裝車完畢,高萬良已經扛起鋤頭準備翻地。田壟間,新翻的泥土散發著清香,預示著下一季的希望。“土地不欺人,你對它用心,它就給你回報。”高萬良說,等小麥播下,他還要研究新的輪作組合,讓“時間差”變成更可觀的“效益差”。

  在清平鎮的田野上,像高萬良這樣的新農人還有很多。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在土地上書寫著“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新篇章。

編輯:王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资溪县| 平南县| 巴青县| 沧源| 青田县| 镇江市| 陆良县| 察隅县| 衡水市| 保定市| 农安县| 读书| 华宁县| 博爱县| 凌云县| 张北县| 中山市| 长泰县| 乌鲁木齐市| 宁南县| 通化市| 晋宁县| 张家口市| 利辛县| 江门市| 元朗区| 洞口县| 内黄县| 常州市| 高唐县| 滦南县| 汤原县| 东丽区| 琼结县| 南和县| 英超| 广平县| 耿马| 冕宁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