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輝 通訊員 郭洪廣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確立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并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新征程上鄉村發展注入了強大思想動力。
初冬時節,走進高唐縣固河鎮,街巷潔凈如洗、庭院綠意盎然、文明實踐浸潤人心、崇德向善蔚然成風……一幅兼具顏值與內涵的文明畫卷徐徐展開,在鄉村振興的藍圖上勾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環境提質,擦亮宜居底色
伴著冬日暖陽,11月12日,行走在固河鎮崔官屯村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上,休閑娛樂的健身廣場上傳來陣陣音樂聲。“現在村里的道路都硬化了,出行更方便了,環境也越來越好,住著特別舒心!”談及居住環境的變化,崔官屯村村民陳愛祥贊不絕口。
這份“舒心”的背后,是固河鎮對人居環境整治的持續投入與制度創新。該鎮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精準破解農村環境整治難題,建立全鎮村組干部、網格員、公益崗人員包聯體系,完善問題整改、星級文明戶評選、農戶包保等責任機制,并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義務勞動日等活動,以及推行“星級超市”表彰激勵等措施,讓“家家比整潔、戶戶爭先進”成為鄉村新風尚,全鎮面貌煥然一新。
文明實踐,服務溫潤心田
11月12日,固河鎮劉菜園村留守老人王愛芝的“微心愿”得以實現:志愿者幫她在手機上辦理了“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業務。“前幾天就發愁這個事,俺在手機上操作不了,怕耽誤領養老金。今天志愿者幫忙辦好了,俺就放心了!”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固河鎮構建起“1+18”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1個實踐所、18個實踐站全覆蓋,通過“群眾點單—站點派單—志愿接單—百姓評單”閉環服務模式,組建“18+N”志愿服務隊伍12支,常態化開展“田間課堂”、孝老愛老助老、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80余件,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好人輩出,引領文明鄉風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這是咱固河人的本分!”提及救人經歷,固河鎮魏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洪泉的話語樸實而堅定。前不久,張洪泉在徒駭河朱莊節制閘附近,不顧個人安危,救起一名溺水少年,用行動詮釋了見義勇為的精神。無獨有偶,該鎮大趙村村民趙會同樣英勇救起一名落水兒童,獲得高唐縣“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聊城市見義勇為基金會還為其頒發了“見義勇為光榮之家”牌匾。
張洪泉和趙會二人的善舉,成為固河鎮文明創建的生動教材。該鎮采取多種形式宣傳二人英雄事跡,并大力挖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道德模范和先進事跡,用榜樣的力量激發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推動形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如今,“學好人、做好事、當好人”的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在固河大地蔚然成風。
2025-11-19 11:17:56
2025-11-19 11:17:16
2025-11-19 11:15:2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