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尹騰淑 劉兆瑞
本報通訊員 張凱
走進東阿縣銅城街道曲集村,干凈整潔的瀝青路穿村而過,“二十四節氣”“農耕諺語”等充滿鄉土元素的墻繪,與錯落分布的青磚黛瓦相映成趣。村口的老澇池經清淤改造后,搖身變為“健身小公園”,棧道繞池蜿蜒,岸邊繁花似錦,景色美不勝收。
“之前這里就是個臭水坑,一到夏天,蚊子多,臭氣熏天。現在經過改造,成公園了,農閑的時候男女老少都在這兒遛彎、健身,晚上也有在這兒跳舞的,又方便又舒適。”11月14日,村民徐建河正和鄰里們坐在小公園池邊石凳上愜意閑談。
環境優,則民心聚、發展興。近年來,銅城街道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賦能鄉村振興的“先手棋”,緊扣“全域清潔、精細提升、特色賦能”方向,以激活群眾主體、建強長效機制為抓手,走出一條“環境美、生活甜、民心齊”的鄉村蝶變之路。
“我們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收集大家對整治的想法,小到籬笆樣式,大到公園規劃,都讓村民說了算。只有尊重群眾意愿,才能讓環境整治真正暖到百姓心坎里。”銅城街道曲集網格黨支部書記曲緒勇介紹,曲集村堅持“修舊如舊、留住鄉愁”的原則,對村內老房屋、舊街巷進行微改造,用廢棄磚瓦搭建景觀矮墻,將老磨盤、舊犁耙做成文化擺件,讓村莊在保留原有肌理的同時煥發新顏。
而在銅城街道另一處村莊——張大人集村,黨員干部帶頭干,村民熱情高漲,無論是主干道還是背街小巷,都保持著干凈整潔的狀態,文明習慣逐漸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該村建立了“胡同長+常態化”管護機制,由“胡同長”負責日常衛生巡查與問題反饋,還聘請了4名專職保潔員,嚴格落實“早晚兩清掃、垃圾日產日清”制度,確保環境整治成果長效保持。
如今,銅城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正從“一村美”向“全域美”跨越。近年來,該街道累計硬化巷道12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800余盞,更換垃圾箱50個、垃圾桶500個,還打造了“艾山新村鄉村旅游”“大秦新村休閑采摘”等樣板村。此外,將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培育休閑采摘、鄉村民宿等新興業態,帶動了周邊800余名村民就業,讓“美麗環境”真正轉化為“美麗經濟”。
2025-11-17 11:01:33
2025-11-17 10:59:58
2025-11-14 10:17:1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