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虎 趙萬耘
“基于課程標準、學情特點和考試要求,科學設定學習目標,厘清重難點并設計突破路徑。熟練運用‘導、思、議、展、評、測’六步教學法設計任務群、貫通教學環節,實現‘教學評’一致……”近日,在聊城東方教育集團跨學段、跨學科課例研究展示活動現場,各備課組代表就課例研究的過程與效果進行了系統匯報。
東方教育集團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深耕近三十載,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貫通賦能為路徑,構建起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的“靈動·尚美·培根”12年一貫制進階育人體系,為區域民辦教育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課堂改革
從“靈動六步”到“深度學習”
東方教育集團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聚焦素養導向,構建深度學習的高效新課堂。小學階段推行“靈動課堂六步教學法”,通過“導(情境引入)、思(獨立思考)、議(小組交流)、展(成果展示)、評(多元評價)、測(即時檢測)”,以趣味化、互動化的教學環節激發低學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在“六步教學法”基礎上,運用“四維度聽評課”機制,結合“基礎鞏固、能力提升、思維拓展”三級目標,實施分層提問、分層作業、分層輔導、分層評價的“四分策略”,以適應學生的認知差異。
高中階段則聚焦“批判性思維與探究式學習”,通過課例研究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創新思考,同時依托學情數據庫為臨界生制定“靶向提升方案”。從小學到高中,課堂改革始終圍繞“激發學習主動性”這一核心,實現了深度學習的貫通與深化。
課程整合
從“碎片化”到“體系化”
為避免學段間課程內容的重復與斷層,集團立足12年育人周期,整合小初高課程資源,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融合”的課程體系。在德育課程方面,構建了“情感啟蒙—認知建構—價值塑造”三級中小學“浸潤式”國防教育體系,開發了涵蓋特色課程、學科融入、主題活動、實踐研學的58門課程。
小學通過“紅色故事劇”“紅色宣講團”啟蒙愛國情感;初中自編自演《我的父親李大釗》紅色話劇,深化認知體驗;高中開展“重走長征路”革命老區研學,塑造價值認同,讓家國情懷如空氣般浸潤學生心靈,成為“五育融合”的典范。該體系成果榮獲聊城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在勞動與實踐課程方面,小學開展節氣農事勞動課,初中延伸為現代農業課題研究,高中升級為鄉村振興社會調查,讓學生從“種下一顆種子”到“撰寫科技助農提案”,實現能力的階梯式提升。
在特色課程方面,集團打通社團資源,小學的藝術、體育社團為初中興趣發展奠基,初中的科創、人文社團為高中特長培養鋪路,形成“興趣—特長—能力”的遞進式發展路徑。
教研賦能
從“單點突破”到“整體提升”
高質量的育人體系離不開專業的教師隊伍。聊城東方教育集團以“分層培養、梯次發展”為原則,構建覆蓋全學段的教研與教師成長機制。
在教研模式上,推行“課例研究”“三備三研”“一日一研”制度,引導教師從“照本宣科”向“用教材促學”轉變。同時,通過集團內校際聯動,每月開展聯合觀課評課、集體備課教研等活動,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在教師培養上,實施“師徒結對”助力新教師快速適應崗位,通過“青年教師過關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校長推薦課堂”“深度學習領航者”等平臺促進教師成長。寒暑假組織分層閱讀活動,為不同階段教師推薦專屬書目,并精選教師教育隨筆結集出版《不忘初心教育故事集》,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在管理監督上,建立“校長帶頭抓課堂”制度,校級領導每日深入課堂聽評課,校長年均聽課超200節。同時通過教學常規檢查、“四維度聽評課”等機制,確保教學質量全程可控,為全學段育人提供堅實支撐。
2025-10-14 15:31:16
2025-10-14 15:30:28
2025-10-14 15:29:3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