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人民日報客戶端貴州頻道推出“我把我講給你聽”專欄,今天講述“跨越90年,紅色電波永不消逝”的故事。
一部電臺的力量有多大?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于缺少電臺器材,紅軍通信多是靠傳令兵和交通員的兩條腿,條件好一點就騎馬傳遞,少量的有線電話用于作戰,嚴重影響部隊及時傳遞軍事命令、掌握敵人動向。直到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國民黨軍“送來”“半部電臺”,紅軍才有了自己的“千里眼”“順風耳”。
90年前,“嘀嗒、嘀嗒”的紅色電波,指引著中國革命走向勝利。90年后,一部沉浸式演出劇目,生動地將歷史照進現實。
《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標志性項目之一。2024年1月起,沉浸式演出劇目《偉大轉折》在遵義市鳳凰山文化廣場的劇場上演,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前來觀看,現場上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目前已演出800余場,觀眾突破28萬人次,單日演出場次最高達7場。
一部劇成為思政教育的一堂課,推動“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指引當代年輕人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也成為貴州遵義創新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的注腳。
90年前,“嘀嗒、嘀嗒”的紅色電波,見證著中國革命一個又一個勝利。90年后,學校思政課教師,沉浸式劇目演員,乃至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他們正以各自的方式,將紅色融入日常,把歷史照進現實,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紅色電波,永不消逝!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