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愛殘疾人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殘疾人事業是“春天的事業”。
一句句深情話語、一次次親切鼓勵,傳遞著春風拂面般的溫暖;一個個暖心舉動、一項項幫扶舉措,恰似綿綿春雨,讓廣大殘疾人心田滋潤、滿懷希望。
春風拂面般的溫暖:“對殘疾人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2019年5月16日,人民大會堂,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與會代表并合影。
隊伍前排,一位身著軍裝、眼睛上蒙著厚厚紗布的年輕人站得筆直。他叫杜富國,在2018年10月一次排雷任務中,不幸失去雙手雙眼。
盡管眼前漆黑,杜富國仍能清晰感覺到總書記走到了他的身邊。
“主席好!”杜富國聲音洪亮,伸出殘缺的右臂敬了一個特殊的軍禮。總書記左手握住杜富國的手肘,右手輕拍他的肩膀。
暖意融融,大愛無言。
兩個多月后,杜富國獲頒“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在中央軍委舉行的授予榮譽稱號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地將英模獎章掛在杜富國胸前,還仔細整理了綬帶。“把身體養好。”總書記叮嚀。
這兩次會面,距離杜富國身體殘疾不過半年多。總書記給予的溫暖支撐著他走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細微之處見真情。這種真情,始終如一。
當年,梁家河有個孩子叫靈娃,智力上稍有缺陷,有時會與村民發生沖突,被人欺負。
靈娃媽總擔心孩子惹事。沒想到,北京來的知青習近平一直對靈娃很和氣,始終笑瞇瞇對待這個孩子。有時,靈娃搶了他的東西,他也從不生氣。
“有近平在這兒,靈娃反而不受欺負,愉快自如多了。”一同下鄉的知青回憶道,習近平同志回北京上大學,靈娃爸媽“哭得最傷心”“就好像自己一位親人要遠行一樣難過”。
1993年,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從福建回梁家河看望鄉親們,得知靈娃生活困難,還專門留了錢。
真心換真情。
1975年10月,習近平同志離開梁家河那天,行動不便的殘疾村民石玉兵拄著雙拐,一步一步挪過來話別。習近平同志一眼就在人群里看見了石玉兵,馬上搶上前去,拉住他的手,眼里蓄滿淚水。
從黃土地一路走來,對殘疾人群眾的關愛歷久彌深。
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時,得知倉山區上渡街道有一位病退的殘疾職工林孔香,妻子患病致殘,18歲的女兒有智力障礙,一家人生活很艱難,便與區里有關負責人商量,由民政部門調劑了一間商業店面租給林孔香,讓他經營食雜店,并為他辦理了相關補助。
“對這樣有特殊困難的人,政府要特別關心,多為這些人‘雪中送炭’。”習近平同志說。
這樣的“特別關心”和“雪中送炭”,在習近平同志的從政經歷中屢見不鮮。
主政福州,習近平同志以“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現場辦公做接訪工作,為前來求助的一位七旬老人協調了生活補貼,并請福利院妥善安置她兩個視力殘疾的孩子;
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一年春節前,習近平同志到衢州看望困難群眾,盡管日程安排很緊,行程需要精簡,仍特別提出“殘疾人家庭不要落下”;
在上海工作,習近平同志到市兒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知道孩子們行動不便,多次蹲下來同孩子們說話,耐心地看孩子們畫畫、表演唱歌跳舞、打乒乓球;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沿著崎嶇山路,走進山西呂梁山深處的趙家洼村,為獨自養活殘疾孫子孫女的王三女送去米、面、油,并叮囑當地干部安排好孩子的特殊教育……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這份“格外”的愛,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重若千鈞。
春雨綿綿般的潤澤:“維護殘疾人尊嚴、保障殘疾人權利、增進殘疾人福祉”
時隔三十多年,福建省閩清縣殘聯副理事長黃道亮回憶起習校長對他的關愛,仍是激動不已。
黃道亮年幼時在一次事故中失去雙臂,但他重新振作起來,學會用腳寫字,一路讀完小學、初中、高中。然而盡管連續兩次高考分數都達到大專線,卻沒有學校愿意錄取他。
1990年,黃道亮第三次參加高考。擔心孩子愿望再次落空的父親給閩江職業大學寫了一封信,講述了自己孩子的求學故事。當時擔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兼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在他的關心協調下,黃道亮終于邁進校門,成為福建省第一位無臂大學生。
“感謝學校當年錄取了我,給了我無比珍貴的大學生活,讓我獲得新的生命。”黃道亮說。
感謝,化作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奮斗。大學畢業后,黃道亮回到閩清縣,成為一名殘聯工作人員,奔走在一線,堅持入戶為殘疾人服務,多方呼吁全社會關注、幫扶殘疾人。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殘疾人應與健全人一樣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在同一片藍天下幸福生活。
無障礙環境建設,正是殘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4-26 09:23:01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