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每日一習話】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來源:央廣網  2023-07-23 20:05:19
A+A-
分享

  (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這段話出自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講話。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江漢平原、江南水鄉,橫貫東西,綿延萬里,在中華大地上奔騰了千萬年。生活在長江兩岸的一代代中華兒女在辛勤勞作、商貿交流往來中,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又融為一體的流域文化,流傳至今,影響深遠。譬如,過大年打糍粑、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燃燈賞月等傳統習俗,以及制茶、釀酒、刺繡、制瓷等傳統工藝,在今天仍是沿江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三峽、三星堆到黃鶴樓、岳陽樓,再到滕王閣、蘇州園林,長江沿線的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是我們了解歷史、豐富生活的好去處。同時,各個歷史時期文人墨客創作出的關于長江的詩詞歌賦,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篇傳唱至今,仍在滋養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目前,長江沿線省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7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320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2座、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52項、世界遺產20多項。它們承載著長江流域民眾及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共同構成了博大精深的長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也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對我們今天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義。去年年初,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工程涉及的13個省市區以此為契機,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加大對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力度。從派出多支考古調查隊開展文物資源調查工作,到增加人力財力整理和修復古籍等文物,從向公眾免費開放考古博物館,到舉辦各類生動趣味的文物展、文化展,從創作推出一系列與長江文化息息相關的文藝作品,到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長江文化節,各地在下大功夫保護好、傳承好長江文化的同時,也借助本地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培育和發展文化旅游新項目,使長江文化資源成為當地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提出挖掘弘揚長江文化內涵、全面推進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系統保護、推出長江題材優秀文藝作品、提升長江流域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長江流域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提檔升級等多個任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完善實施機制,逐步推進重點任務、重點工程項目落地生根,推動長江文化更好惠及人民群眾,使長江文化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

編輯:陳桂芹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临桂县| 崇信县| 含山县| 商水县| 田东县| 宿迁市| 福安市| 长丰县| 太仓市| 拉孜县| 岚皋县| 孝义市| 南木林县| 岳西县| 衡东县| 祁阳县| 江孜县| 黎平县| 大港区| 绥棱县| 德安县| 萍乡市| 衡阳市| 华安县| 正阳县| 南江县| 上思县| 安塞县| 固始县| 乌兰察布市| 民县| 桂阳县| 墨玉县| 庆阳市| 新宁县| 将乐县| 龙陵县| 即墨市| 赤水市|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