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目倫
“以前開會是領導講話,今天是同行走心,現場沒有冗長匯報,只有一個個鮮活案例。以前開會匯報工作,說的是‘我們做了什么’;今天站在這里,我想講的是‘我們怎么一步步做成的’。”
“今天不是單向匯報,而是雙向啟發。每個社區情況不同,但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相互借鑒。”10月9日,談及參加“思享匯”的感受,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同創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棟表示。
9月25日下午,在開發區東城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市委社會工作部舉辦的社區主理人“思享匯”活動現場,16名社區工作者輪番登臺,展示他們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獨門秘籍”。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思享匯”,記者發現,社區工作者展示的PPT,裝的不是套話模板,而是實打實的“解題寶典”。
“我們小區裝充電樁,就像談戀愛,得先摸清各方需求,再找媒人牽線,最后還得有婚后保障。”東昌府區新區街道阿爾卡迪亞社區的賀丹丹一上臺,就用幽默比喻打破了會場嚴肅氣氛。臺下響起一片會心的笑聲和掌聲。
單光屯社區的劉力展示了南苑新城小區“起砂”地下車庫變光滑的前后對比圖。“我們盯著開發商主要負責人,硬是跑來了專項資金。”她坦言,治理不能等,得主動找米下鍋。
最引發共鳴的是電動自行車治理話題。賀丹丹的PPT上,“僵尸車”識別五步法、充電樁建設“三部曲”等實操方法清晰明了。他們不是簡單清理車輛,而是先設暫存區,給車主緩沖期,同時引入智能充電柜,疏堵結合。
“社區工作最高頻的詞是什么?是‘聊’!”東昌府區古樓街道名人苑社區黨委書記李艷艷的分享贏得滿堂彩。她展示了如何把閑置垃圾分類站改造成“有事來聊”議事廳。“在這里,居民從旁觀者變成‘主理人’。”李艷艷舉例說,一位退休教師主動承擔起社區書院管理,現在每周有讀書會、書法課,場地還得提前預約。
東昌府區新區街道陽光社區的李萌萌提出了“三階聚智”工作法。面對72戶居民因電梯故障引發的信任危機,社區黨委不當“包青天”,而是做“催化劑”,推動居民自主協商,最后不僅修好了電梯,還建立了樓棟議事規則。
城鄉接合部社區同樣貢獻了寶貴經驗。東昌府區堂邑鎮紅旗社區的路延菊展示了如何讓堂邑葫蘆從工藝品變身文創衍生品。“我們請來網紅達人劉洋團隊,通過直播讓葫蘆手串、艾灸產品走向全國。”路延菊說。
現場聽眾時而認真記錄,時而會心微笑,聽到精彩處,不少人舉起手機拍下PPT內容。這場持續三個多小時的分享會,無人提前離場。“我們社區也面臨類似問題,他們的解法給了我很大啟發。”一位剛入職兩年的社區工作者說。
“這些案例證明,基層治理不缺辦法,缺的是復盤的意識、萃取的方法、交流的平臺。”市委社會工作部一科科長付磊表示,這些優秀案例將匯編成冊,讓好方法在更多社區推廣。
2025-10-10 09:32:47
2025-09-20 16:52:10
2025-09-04 16:49:0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