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軍豪 通訊員 朱紅光
“沒想到鬧到了拉黑斷聯的地步,我的租車押金還能要回來!”9月12日,黑龍江的蘇剛(化名)在電話回訪中激動地說。
幾天前,蘇剛將一面錦旗送到臨清市新華路街道綜治中心。錦旗徐徐展開,“為民解憂暖人心 跨省調解顯擔當”14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這面錦旗,不僅見證了一場跨越兩千公里的跨省糾紛的圓滿化解,更是“山東解紛碼”聯通民心、基層治理力量下沉的生動寫照。
時間回溯到今年5月下旬。當時,蘇剛因需緊急護送病人返鄉,便聯系了臨清市新華路街道轄區內的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當時情況緊急,我和租車公司負責人張強(化名)在電話里談好了租金每天80元,先交5000元押金,還車時再退還押金。”蘇剛說。當天他順利提車,本以為這是一次普通的租車交易,沒想到后續竟陷入僵局。
6月2日,蘇剛按約定歸還車輛,并當場結清了全部租金。然而一周過去,5000元押金卻遲遲未到賬。在電話溝通時,由于蘇剛的言辭激烈,張強一氣之下將其電話和微信全部拉黑。“當時又氣又急,感覺押金是要不回來了,可那是我的辛苦錢,不能就這么算了。”在后來與調解員的通話中,蘇剛這樣說。
在朋友提醒下,6月17日,蘇剛通過“山東解紛碼”向臨清市新華路街道綜治中心提交了調解申請。“手指點一點,就能跨省求助?”提交申請時,蘇剛心里不禁犯嘀咕。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份申請已通過山東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線上平臺,智能分流至新華路街道綜治中心。
“收到申請后,我們第一時間啟動警調聯動機制,聯合派出所展開‘破冰調解’。”新華路街道綜治中心主任王星說。首次聯系張強時,對方態度強硬:“蘇剛用車時有違章行為,押金得抵扣違章費,沒讓他補錢就不錯了,調解沒必要!”說完張強便掛斷電話,此后調解員多次撥打其電話均無人接聽。
“絕不能讓糾紛調解卡在第一步。”新華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姚強了解情況后,立即召集調解團隊開會強調:“跨省糾紛更要注重效率與溫度,既要依法查清事實、明確權責,也要安撫好群眾情緒。”
根據部署,調解人員分兩組開展工作。一組多次上門與張強溝通,每次都為其解讀相關法律條文:“張老板,根據法律規定,押金除非有明確約定并有證據證明產生相應費用,否則必須退還。我們已聯系汽車服務機構,正在核定違章費用。咱們不能憑情緒處理問題,真走到訴訟那一步,對您的生意也有影響。”經過多次上門釋法明理,張強的態度逐漸緩和。
另一組工作人員則與蘇剛進行積極溝通:“蘇大哥,您別著急,我們已多次與租賃公司溝通,正在核實違章情況,一有進展立即告知您。”當得知蘇剛對之前的言語沖突仍有心結時,調解員耐心勸導他:“我們理解您因為押金沒退而著急,但您發脾氣確實不對。如果您愿意道個歉,事情或許會有轉機。”最終,蘇剛主動表示愿意向張強道歉。
6月28日,在調解人員的見證下,張強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蘇剛溝通。“之前我也有不對,不該直接拉黑你的聯系方式。”張強先開了口,蘇剛隨即誠懇道歉:“張老板,對不起,當時我情緒太激動了。”這次溝通,讓兩人之間的隔閡瞬間消散。經汽車服務機構核定,車輛違章費用共計860元,張強當場通過轉賬方式退還蘇剛4140元。
“從提交申請到問題解決,只用了11天。”蘇剛在電話回訪中對如此高效的處理速度贊不絕口。而這起糾紛的化解,只是新華路街道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街道依托“山東解紛碼”平臺,已成功化解跨省、跨市糾紛23起,平均調解時長縮短至7天,群眾滿意度達100%。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治理的力量就延伸到哪里。”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朱亮表示,街道將繼續完善“線上+線下”矛盾糾紛化解機制,讓“解紛碼”成為聯通民心的“連心碼”,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5-09-15 19:12:56
2025-09-15 19:12:13
2025-09-15 19:11:4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