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記者直擊 >

昔日閑置宅基地 今成街邊微花園——固河鎮打造和美宜居環境走筆

來源:聊城日報  2025-09-08 16:43:59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李萬超 姬翔

  9月6日,在高唐縣固河鎮黃園子村,果農黃廷來正踮著腳采摘今年最后一茬秋月梨。竹編的提籃里,黃澄澄的梨擠作一團,最大的足有一斤多重,果柄處還掛著半片枯黃的梨葉,輕輕一掰,“咔嚓”裂開的瞬間,清甜的汁水便順著指縫淌進粗布袖口。

  黃廷來帶著豐收的笑容介紹:“我種了棉花、梨樹、棗樹、椹子樹、核桃樹,光這些收益每年就有4000多元,年紀大了,不出門,利用家里的閑散地,做些簡單勞作,就能保證這塊地的豐收。”

  誰能想到,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殘垣斷壁”,墻皮脫落處露著青灰色的磚,野蒺藜從磚縫里鉆出來,把半人高的荒草壓得東倒西歪。如今,這里開滿了紫色的雛菊花;院門口新砌了磚路,弱電入地。近年來,固河鎮因地制宜、特色開發,將荒廢宅基地變成“微景點”和“收益點”,將之前的“殘垣斷壁”轉化為菜園、果園、花園、公園“四小園”等小生態板塊。通過打造文化廣場、“街邊微花園”等,提升路邊鄉村景觀和基礎設施建設。

  “這里改造前堆滿雜物,衛生也差,大家都躲著走,改造后干凈整潔,還種上了花花草草,環境變好了,看著敞亮,心情也舒暢起來了。”在固河鎮前辛村,剛剛忙完農活的村民吳來祥說。

  前辛村常住人口400人左右,多為五六十歲的老人,由于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宅基地長期無人使用。為此,村黨支部書記周萬青多次召開黨支部會、黨員大會,成立摸排小組,對全村空閑宅基地、“殘垣斷壁”戶數及分布等情況開展摸底排查,形成數據翔實、精準到戶的“閑置資源清單”,并利用“固河七點半”黨群議事機制,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議。該村組建由10名村民代表構成的評議小組,創新“民主決議建檔+不動產證”工作法,對于沒有不動產證的,通過評議小組成員測量確定宅基地面積和“四至”,村“兩委”成員開展包片聯戶行動,帶動群眾自主拆除危房。

  整治前,村里有“殘垣斷壁”30余處,閑置宅基地10余處。現在,“殘垣斷壁”已全部拆除,閑置宅基地得到有效盤活。村里還充分利用這些土地,打造了10余個“微景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推進宅基地整治過程中,固河鎮注重制度創新,將“積分制”管理融入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通過建立“殘垣斷壁”動態監測體系,將宅基地管護標準納入村規民約,積極推行“積分制+美麗庭院評比”激勵模式。村民可通過參與拆違治亂、衛生保潔、綠化維護等獲得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或公共服務。這種正向激勵機制有效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推動環境整治從“政府主導”向“全民共創”轉變。如今,昔日的閑置宅基地變身“街邊微花園”“鄰里休憩角”,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宜居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固河鎮聚焦打造和美宜居農村人居環境,創新實施“殘垣斷壁整治+宅基地盤活”綜合治理,探索形成“四步工作法”,即精準摸排定方案、民主協商破難題、多元盤活增效益、長效管護保成果,以“小投入”激發鄉村治理“大效能”,構建起宅基地整治全鏈條工作機制,為推進鄉村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兩年來,固河鎮累計拆除“殘垣斷壁”1300余處,盤活閑置宅基地600余畝,村集體年均增收3.8萬元。

編輯: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通山县| 淮阳县| 鄱阳县| 临猗县| 繁昌县| 额济纳旗| 雷山县| 紫阳县| 鹿邑县| 岳阳市| 贵南县| 佛冈县| 太和县| 垦利县| 行唐县| 蓬溪县| 吉林省| 株洲市| 万宁市| 海淀区| 绥宁县| 临沂市| 扶沟县| 榆林市| 浑源县| 吐鲁番市| 西和县| 松溪县| 象山县| 繁峙县| 巍山| 松江区| 苍南县| 遂川县| 丹棱县| 明溪县| 天等县| 咸丰县| 黄浦区|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