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姬翔 張雷) “我們每年將銷售收入的7%投入研發。當前,工程機械上使用的鉸接軸承,很多都是我們研發的免維護自潤滑關節軸承。”8月15日,山東福馬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傳福介紹。
軸承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關節”,其性能直接影響機械作業效率。面對大型工業機械中關節軸承因工作強度大、作業時間長導致磨損率高的痛點,福馬軸承組建32人的專業研發團隊,歷經五年攻關、近百次模擬試驗,成功研發出免維護自潤滑關節軸承,一舉躋身全國關節軸承細分領域領軍行列。目前,該產品已拓展應用至低空經濟、新能源、AI智能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預計未來5年市場需求量將達1000萬套,公司將持續深耕高端市場,推動產品向更長壽命、更高可靠性升級,力爭成為全球免維護軸承領域的核心供應商。”董傳福說,如今,這款軸承不僅實現進口替代,還遠銷美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巴西等國家,成為“聊城制造”走向世界的亮眼名片。
同樣以研發為“引擎”的,還有山東益礦鉆采科技有限公司。8月15日,在該企業生產車間內,煤礦巷道履帶式清渣機、履帶式全液壓坑道數字化鉆機等產品正有序下線。多年來,企業聚焦煤礦、礦山、鐵路公路等行業的鉆探、采掘、錨固裝備研發與推廣,每年固定投入500萬元用于技術攻關,并與河南理工大學、貴州理工學院、山東科技大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持續突破技術壁壘。
“這面專利墻,是我們創新實力的見證。”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長林指著滿墻的證書介紹,目前企業已獲得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76項、軟件著作權3項,制定企業標準5項,9項成果獲國家礦用安全標志證書。“通過技術創新,我們成功解決了煤礦和錨固工程中松軟地質條件下鉆探不成孔的難題,填補了市場空白。2025年預計實現產能和銷售額1.5億元,產品已遠銷中亞、西歐、非洲、大洋洲等地區。”
今年以來,聊城各裝備制造企業始終堅守“研發投入不打折、技術攻堅不松勁”的定力,將創新基因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全鏈條。與此同時,我市持續搭建企業研發賦能平臺,推動更多裝備制造企業深化產學研協同、布局新興技術領域,以研發實力的“量變”積累,實現產業競爭力的“質變”躍升,為制造業強市建設筑牢堅實根基。
2025-08-20 18:36:43
2025-08-20 18:32:59
2025-08-20 18:32:46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