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12月17日,陽光和煦,位于高新區的新貞元500萬套高強度鋼汽車車輪項目已完工的廠房里頗為忙碌,工程掃尾、設備安裝等工作正陸續展開,為項目投產做著各項準備。今年,公司成功申報7項國家專利,新產品填補了國內輕量化鋼制車輪的空白,榮獲2024年“山東制造·齊魯精品”稱號。
山東貞元汽車車輪有限公司的新廠房是高新區活力四射的一個縮影。過去的一年,高新區堅持產業立區、創新興區、改革活區,繪就高質量發展的錦繡畫卷。
產業是發展的基石。2024年,高新區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依托重點項目指揮部,創新實施“1+3+N”機制(“一張橫道圖”推進建設,“紅黃藍”三色預警督促,N個要素保障部門統籌發力),對項目落地涉及的12大階段39個事項逐個優化明確,將落地周期壓減至2個月以內,推動總投資633億元的98個省市區重點項目落地。總投資268億元的30個省市級重點項目中,22個實施類項目已全部開工納統,1—10月份完成投資5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47.4%;其中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3.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54%。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今年以來,全區累計外出招商70余次,對接洽談企業、科研院所等80余家,邀請20余家企業到高新區考察座談。1—10月,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4個,計劃總投資94.9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5億—10億元項目2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0個,到位資金44.9億元,超進度完成目標任務。該區還加大外資企業招引力度,新招引落地外資企業4家。在“跨國領導人青島峰會”活動中,成功簽約“AI+醫療智控產業鏈項目”。多次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化工展、孟加拉紡機展等,引導貞元車輪、光明園迪等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創新是高新區的底色。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生態培育工程,目前,已建立包含70家企業的高企培育庫,實行梯次動態管理,今年新申報高企5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68家。今年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總數達7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2家,總數58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29家,總數達到122家。目前,高新區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
人才是創新的主體。高新區深入實施人才聚精引優工程,成立重點人才工程攻堅專班,成立7個走訪小組,先后對230余家重點企業摸底問詢,收集崗位需求683人,其中高層次人才需求230人。通過不懈努力,該區今年引進博士20名,成功申報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家,入選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具吸引力”高新區10強。
高新區深入推動政產學研加快融合,充分發揮聊城山東省大學科技園引領作用,今年對接共建高校科研院所30余次,引進落地科技型企業26家。同時,加快創建碳中和先行區,依托國家碳計量中心和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成立山東碳控技術有限公司,與所羅門群島伊莎貝爾省簽署合作協議,在碳資源開發、碳金融創新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活力持續增強的背后,是高新區深化改革的久久為功。該區深入實施改革創新攻堅工程,1項國家試點、3項省級試點、6項市級試點,分別通過驗收;新承接國家試點1項、省級試點10項、市級試點6項,取得國家示范2項、省級示范6項。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該區還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運用、消防設計審驗證照化等一批改革事項先行先試。
改革風正勁,創新譜新篇。如今的高新區,正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培育發展新動能,朝著活力迸發、特色彰顯的產業高地、開放高地、創新高地闊步前行。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