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沈欣欣 通訊員 張魯強) 聊城化工產業園的燒堿、尼龍等6種產品可分別作為茌平化工產業園電解鋁、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簾子布的生產原料;茌平化工產業園的液氯送至聊城化工產業園,可作為生產甲烷氯化物、有機硅的原料……我市積極推進化工企業內部“小循環”與外部“大循環”,形成了化工產業綠色、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先后出臺了《聊城市“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聊城市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推動全市化工產業向綠提優。通過巡鏈診鏈、延鏈補鏈強鏈等一系列關鍵舉措,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發展能級,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聊城市綠色化工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今年前三季度,聊城綠色化工產業的利潤已占全市規上企業的21.4%。
在茌平信源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石子六變”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120元一噸的石子進入工業園,先被煅燒成石灰,石灰制成電石,電石經過工藝流程產生聚氯乙烯,流程中產生的廢料電石渣,代替石灰石到電廠脫硫,脫硫過程中產生的脫硫石膏可生產石膏粉,石膏粉進而可制成石膏砂漿、自流平、紙面石膏板,到此就完成了石子的六次變身。”該公司經理張艷輝介紹。
茌平信源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是信發集團循環經濟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信發集團通過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上游工廠的生產廢料成為下游工廠的生產原料,廢氣、廢水、廢渣等廢棄物也被轉化為了新的資源。例如,粉煤灰、爐渣等固體廢物被加工成新型建材,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創造了新的經濟效益。
聊城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則通過建鏈、補鏈、強鏈不斷完善循環經濟,榮獲了該行業2023年度重點產品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稱號。
作為“鏈主”企業的魯西化工集團,創新實施廢水零排放建設項目,采用化學除硬、絮凝沉淀、電滲析等技術,解決了反滲透濃水、循環水排污水和生化處理后廢水的排放問題。項目每小時可處理廢水1200立方米、回收淡水1100立方米,處理廢水時產生的鈣泥、氯化鈉鹽、芒硝也成為生產過程中重要的化工原料。據了解,魯西化工集團60萬噸/年己內酰胺·尼龍6(一期)和10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一期)等大項目相繼竣工投產,項目投產后,年將新增產值45億元。
如今,綠色化已成為聊城化工企業發展的新優勢。聊城市積極引導企業應用低碳技術,深化“綠色診斷+改造提升+示范創建”模式,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構建了全鏈條的綠色工業體系。
莘縣、茌平化工園區成功擴區,增加7000畝土地;3個化工園區前三季度化工園區營收占比突破80%;聊達化工年產7萬噸蒽醌類、氯嘧啶類、氯代碳酸乙烯酯及水處理劑項目10月份成功試車……這是2024年聊城市化工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接下來,聊城市將持續聚焦“綠色”,全面提升化工企業發展的“含金量”,為聊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