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岳殿舉
本報通訊員 沈潛
11月19日,聊城市主城區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施行,引來市民拍手叫好。我市通過鼓勵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減少私家車尾氣排放的方式,推進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免費乘坐公交車只是聊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諸多措施中的一項。今年以來,聊城全力以赴強化大氣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底,聊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41,同比改善3.3%,PM_2.5、PM_10、SO_2、NO_2累積濃度分別為40微克/立方米、77微克/立方米、9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改善7.0%、2.5%、10.0%、8.0%,其中PM_2.5改善幅度在省內居第2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96天,同比增加32天,藍天白云成為聊城的常態。
高位謀劃部署 舉好“指揮棒”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市級層面總體工作布局,今年年初,更是將“空氣質量改善行動”列為全市年度聚力攻堅突破十二項提升行動之一,明確了攻堅措施和提升路徑,并組織專家團隊每日對空氣質量開展分析,每周召開全市研判分析會,通報上周空氣質量、工作情況,分析總結管控經驗得失。
為強化攻堅成效,研究健全空氣質量閉環管控機制,我市印發《聊城市空氣質量管控閉環落實機制》,對涉及多個部門的8條重點工作線按照閉環要求加強排查,實現空氣質量的規范閉環管控。同時,通過嚴格實施《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縣市區約談問責辦法》《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等,建立了考核問責保障機制,綜合運用約談、生態補償等機制傳導壓力,營造齊抓共治大格局,為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緊盯源頭防控 找準“著力點”
我市將污染防治目光鎖定在源頭治理上,持續加大重點行業企業幫扶指導力度,深挖減排空間。
今年以來,我市已經完成7臺合計108.5萬千瓦低效發電抽凝機組的關停退出,全市唯一一條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正在關停,實現了產業和能源結構優化的加快推進。在“一縣一策”對工業企業進行深度摸排的基礎上,我市扎實開展工業企業集群污染整治,對排放大戶開展駐廠幫扶,整合磚瓦窯、商混、日用玻璃、農業生產、人造板、鋁單板、電動車、鋼管、化工等9大類行業產業集群,涉及566家企業,分門別類推進整治,并將磚瓦窯行業提升整治作為重點。
深挖減排潛力,我市切實用好協商減排、應急減排等措施,發揮掐尖削峰作用,鼓勵在線運輸企業減少非必要車輛運輸,做到應停即停。
錨定關鍵時段 打好“組合拳”
秋冬季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段,為此,我市錨定要害環節,加強重點整治,打好污染防治“組合拳”。針對秋冬季不利氣象條件,根據上級聯防聯控要求和本地實際,我市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共經歷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的重污染過程3輪次,合計288小時;進入秋季,我市于10月22日20時至11月3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應急響應,合計276小時。面對煙花爆竹燃放態勢,今年2月9日至16日,我市開展集中禁放管控,全市出動3572名部門人員、7259名群防群治人員,合計檢查煙花爆竹企業610余家,勸阻燃放1109次,春節期間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省內排第4名。
夏季則是臭氧污染高發期。今年6至8月,我市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突擊戰,共檢查企業2020家次,發現230個問題;9月開展全市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攻堅行動,對前期問題整改“回頭看”,并對石化、有機化工、涂裝等重點行業排查整治,共“回頭看”企業39家,督促企業按照要求整改問題184個;各縣(市、區)摸排企業353家,發現問題38個,已全部反饋處理,有效遏制了污染升級。
向“藍”而行,篤行不怠。今冬明春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我市將準確把握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內在要求,聚焦精準治污,突出時間精準、空間精準、行業精準,推動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讓藍天白云成為聊城的最美底色。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