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政哲)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以產學研協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是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抓手。
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現代農業科教創新聯盟新質生產力示范基地”所在地,我市堅持科技興農,做強農業“芯片”。
11月20日,記者在山東農業大學信發現代設施農業產業研究院的實驗室內看到,各種儀器設備有序排列,來自山東農業大學的學生正一絲不茍地進行著苗木組培實驗。在這個被精心調控的環境中,一株株嫩綠的苗木在培養皿中茁壯成長。
“我們正在培養草莓脫毒苗,可以培育出無毒的草莓‘母苗’。”該研究院實驗人員張玉真介紹,這樣的脫毒草莓苗在下地后,通常植株會表現得比較健壯,抗病、抗蟲害等能力也比常規苗更強,產量和質量都會提升。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山東農業大學信發現代設施農業產業研究院是2024年省重大項目,由信發農業有限公司、山東農業大學聯合創建,設立高端實驗室、人工氣候室、現代化溫室、田間設施等全景式研究平臺。
該研究院以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和中國“設施農業航母”為目標,圍繞“設施果蔬新品種培育”“工廠化設施種苗生產技術”“設施智慧化綠色生產”等7個主攻方向,聚焦現代設施農業產業重大科學、產業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產出原創性成果、突破性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綠色高效生產和加工技術。
目前,該研究院項目一期實驗樓已經建設完成,科研樓、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創制100余個種質材料、轉化30余個園藝作物新品種,將成為國際領先的設施農業產業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近年來,我市依托深厚的傳統產業優勢,著眼“大農業”生產全鏈條,緊緊圍繞市場導向、戰略導向、未來導向,創新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平臺,將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作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平臺和有力抓手,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將科技創新實驗室向農業所急、農村所難、農民所憂的生產一線轉移,按照“轉換一個重要成果就解決一個普遍問題”的賦能導向,加快推動農業供給“換新顏”、農業生產“增新效”,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