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英東
思想指引方向,目標凝聚力量。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南。11月12日,全市黨校(行政學院)系統“中國式現代化聊城實踐”理論研討會在臨清舉行。
這是一次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會議,與會專家學者深入學習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科學內涵,探討如何將這一科學理論轉化為聊城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此次研討會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聊城實踐”這一主題,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交流會,也是黨校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貢獻黨校力量的具體行動。會上,臨清市委黨校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長周廣濤匯報了臨清市委黨校教研咨一體化工作情況,臨清市工信局局長李光,市新聞傳媒中心編委、理論文藝部主任朱海波分別進行了發言。
研討會籌備前期,市委黨校哲社教研室和臨清市委黨校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從全市黨校系統征集的“中國式現代化聊城實踐”主題論文中,評選出34篇優秀作品,其中,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8篇。研討會上,三篇一等獎作品獲獎者分別就茌平區加速融入濟南都市圈、聊城產業轉型升級、文旅興市的臨清實踐等進行了發言。
近年來,聊城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堅持和深化“6293”工作思路,深入實施“十二項提升行動”,加快打造山東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西部“戰略支點”、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兩河明珠”城市,努力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在多個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和進展。與會專家學者緊扣主題、熱烈討論,共同探索聊城未來發展路徑。
聚焦重點深挖優勢,找準各地實踐特色。“中國式現代化聊城實踐”是一個宏大的課題,各地在實踐探索中要結合自己的資源稟賦、特色優勢。“作為黨校老師要善于從宏大課題中找準研究的重點,深挖各地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特色,總結各地探索的典型做法和有效經驗,聚焦突出問題建議獻策。”研討會上,聊城市委黨校(聊城行政學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李運軍對論文寫作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聚焦成效深入調研,夯實理論研究根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李運軍表示,調查研究是黨校教師的基本功,黨校教師要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走出教室“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常到基層,勤接地氣,真切感知前沿性創造實踐、經濟社會實際運行狀況、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憂,及時發現和總結基層干部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為分析解決問題獲取客觀全面、真實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努力拿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聚焦融合深度轉化,推動教研咨一體化。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并不代表研討主題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下一步,各級市委黨校將繼續加大研究力度,聚焦融合深度轉化,努力將研討會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咨政成果,推動教研咨一體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聊城實踐貢獻黨校力量。”李運軍說。
研討會結束后,與會人員還趕赴山東邦弘中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臨清市鴻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魯磁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山東魯西國際陸港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