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政策落地見實效”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聊城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海波介紹了《關于加強財政金融協同聯動支持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政策落實情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聊城監管分局主要負責人宗超,中國人民銀行聊城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宏軍介紹了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今年4月,我市印發了《關于加強財政金融協同聯動支持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7個方面38項政策措施。實施方案出臺以來,財政、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等部門通力合作,扎實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財政金融聯動面越來越寬、保障范圍越來越大,形成了“批量化、低成本、高效率、可復制”的財金聯動發展新機制,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
全面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改革。完善以《關于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核心,以擔保費補貼和風險代償補償等配套措施為支撐的制度辦法,構建起市縣統籌、運作高效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1—10月份,全市新增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48.16億元,增長4.58%,為3899戶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提供服務;在保規模70.64億元,增長58.71%,在支小支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持續推動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制定《聊城市黨建引領金融賦能鄉村振興財政貼息擔保貼費資金管理辦法》,對能夠增加村集體收入的涉農貸款給予1%的貼息補助,對省農擔聊城管理中心擔保的涉農貸款給予0.5%的貼費補助。充分發揮農業信貸擔保“增信、分險、賦能”政策性優勢,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提高農擔業務覆蓋面和普惠性。1—10月份,全市新增農業信貸擔保規模7.92億元,在保余額13.03億元,涉農金融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
創新實施創業擔保貸款體系探索。出臺《聊城市本級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推動創業擔保貸款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將貼息政策與分險優勢有機組合,建立起創業擔保基金、銀行、融資擔保機構三方分險的“政銀擔”新模式,創業擔保基金承擔風險比例由70%降至9%,助力銀行建立起“敢貸、愿貸、能貸”的長效機制。1—10月份,全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1億元,惠及創業主體3800人、企業38家,有效支持了我市各類創業主體發展。
強化示范引領,深化金融供給。用足用好政策空間,在去年高質量建設國家級示范區的基礎上,組建市級工作團隊,找準上級政策契合點,合理設定指標目標值,明確工作落實著力點,構建起市縣聯動、高效運轉的財金協同新機制。成功推動高唐縣入選全省財金聯動支持鄉村振興示范縣,冠縣作為全省唯一縣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享受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及相關金融支持政策。聚焦消費品以舊換新,我市建設省內首個家電以舊換新數字平臺“惠循環”,通過整合上下游企業,構建廢舊家電回收、授信、拆解全產業鏈條,提高了回收效率,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支持市財金集團等市屬國有企業與山東發展投資集團加強綠色基金業務合作,預計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綠色基金,重點投向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目前,雙方在地熱和智慧供熱項目上已達成基本共識。
立足鄉村振興,抓實強村路徑。指導冠縣創建“1234N”縣域金融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模式,通過整合金融資源,建立“政銀農企”線上融資對接平臺,智能撮合供需兩端交易;指導高唐縣通過整合縣域資源,建立健全財政、銀行、保險、擔保、基金“五位一體”的財政金融協同機制,并在全市范圍內進行復制推廣,以點帶面,開辟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對土地規模化經營、共富工坊、特色種植產業等集體經濟項目進行貼息貼費補助,建立“強村富民項目庫”,降低融資成本,促進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1—10月份,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強村貸”業務新增174筆、金額1.32億元,排名全省第一。
聚焦科技賦能,打造發展引擎。出臺《關于加強科技財政金融協同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構建科技信貸、擔保保險、創業投資、上市培育和保障機制等組成的全方位科技金融政策體系。1—10月份,我市17家銀行為14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155筆科技成果轉化貸款備案,備案金額6.35億元。同時,我市加大聊城智慧金融服務平臺推廣應用,與9家金融機構合作開發線上金融產品,上線“強鏈補鏈”模塊,豐富信用數據來源,推進市級公共數據資源信息共享,線上融資規模不斷擴大。截至10月底,平臺累計注冊用戶20.16萬戶,放款3.47萬筆、金額652.72億元。
文/記者 林晨 劉志耀 圖/馬新濤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