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四季度已接近過半,正是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回顧前三季度,我市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著力穩增長、提質效、防風險、惠民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古語提醒我們,越是接近目標,越不能松懈。越是到年末,越需要加壓奮進、力爭上游。四季度,作為一年工作的收官階段,不僅關乎全年經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更是對我們前期工作成效的一次全面檢驗。全市上下要拿出決戰決勝的姿態,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努力答好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必答題”,奮力拉起一條經濟運行“上揚線”。
要繼續穩增長,持續激發市場活力。穩增長是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市農業、工業、服務業均有良好的產業基礎,面對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要堅持“穩住一產、鞏固二產、發力三產”,著力夯實穩增長的產業基礎。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減稅降費、提供融資便利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增強其競爭力。同時,鼓勵和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要繼續提質量,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要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要繼續優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要繼續惠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增進人民福祉。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注重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前不久,我市“樓市17條”出臺,提振了居民預期和市場信心,房地產市場看房量、到訪量、簽約量明顯增加,出現觸底回暖跡象。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投入,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信心是克服一切困難的重要力量。我們要看到,我市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實現經濟回升向好,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責任制,明確責任主體,細化工作任務,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干字當頭,眾志成城。全市上下要繼續保持高昂的斗志,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靈活應變,確保各項工作完美收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 張英東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