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承斌
本報通訊員 劉鑫婭
9月下旬,青海省剛察縣少了雨水的氤氳,天空更為湛藍澄澈,每一處都是一幅令人沉醉的絢麗圖畫。每年這個時候,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就會踏上前往剛察的征程,跨越1800公里,奔赴一場愛和光明的約定。
剛察是聊城市對口支援縣,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空氣稀薄,紫外線強烈,積雪期長,很多群眾患有白內障等眼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然而,當地醫院沒有做眼科檢查、手術的條件,群眾需驅車數百公里趕至西寧市就診,路途遙遠,極為不便。“聊城·青海剛察復明行”公益活動的開展,為剛察縣帶去了專家、技術、器材,也為群眾帶去了光明和希望。自2020年開始,聊城愛爾眼科醫院共派出援青醫護人員58人次,累計接診患者千余人次,完成238臺眼科手術。
2024“聊城·青海剛察復明行”公益活動由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聊城市慈善總會、聊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聊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九三學社聊城市委員會發起,經聊城市對口支援剛察干部管理組積極協調,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對剛察的眼疾患者展開救助。
9月21日7時許,車輛緩緩啟動,醫療隊正式踏上這趟跨越千里的旅程。9月22日17時左右,醫療隊抵達剛察縣。9月23日8時30分,醫療隊開始術前檢查工作。23日中午,為減少群眾等待時間,醫療隊隊員不到半個小時就吃完了午餐,繼續投入下午緊張忙碌的檢查工作中。截至23日18時,醫療隊為200余名當地居民進行了術前檢查。檢查過程中,醫療隊隊員發現,由于當地的自然環境及居民飲食習慣的原因,很多居民角膜變性較厲害,且部分符合手術指征的居民晶狀體渾濁程度相對嚴重,這給專家開展手術帶來巨大挑戰。
9月24日10時,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李忠慶進行了2024“聊城·青海剛察復明行”公益活動的第一臺手術。李忠慶手拿手術刀,一絲不茍地進行微小切口、連續環形撕囊、白內障吸除,并仔細進行前后囊拋光,將人工晶體植入患者眼內,最后調整好人工晶體位置,僅用10分鐘便圓滿完成手術?;颊哐鄄康募啿急惠p輕揭開,世界從模糊變為清晰,由衷地感嘆:“我能看清楚了,真好!感謝山東的專家!”
很多患者參加過往年的“聊城·青海剛察復明行”公益活動,并做過手術,得知聊城愛爾眼科醫院的專家再次來到剛察,他們又趕來復查或者為另一只眼睛做手術。“上次山東專家給我做了右眼的白內障手術,做完手術后我就能看清了。這兩年左眼又看不清了,剛好想做手術,專家們正巧來了,太及時了。”來自吉爾孟鄉秀腦村的丹木吉(化名)說,2020年,她參加了第一批“聊城·青海剛察復明行”公益活動,時隔四年,她再次成為該活動的受益者。
9月26日上午,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完成最后一批患者的復查,準備返回聊城時,剛察縣各族同胞自發聚集到醫院門診樓前,將錦旗和哈達送給醫療隊隊員,以此表達對醫療隊的感激之情。錦旗和哈達不僅代表了剛察患者對醫療隊隊員們高超醫術的認可,更是對他們無私奉獻精神的贊譽。本次活動期間,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在剛察縣醫共體總院(剛察縣人民醫院)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為符合手術條件的58名剛察患者實施了白內障復明手術。
臨別之際,不少患者不舍得醫療隊離開,反復問著:“你們明年還來不?”看著患者們渴望的眼神,聊城愛爾眼科醫院CEO朱平陽堅定地回答:“明年我們還來,我們也牽掛著大家。我們一定持續為大家服務,解決大家的眼疾困擾!”
,愛與夢相連。這是一段充滿挑戰與奉獻的征程,這是一場跨越千里的愛心接力。五年來,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隊員們用真誠和愛心,搭建了一座與剛察縣人民溝通的橋梁。這份情誼如同一股溫暖的洪流,在魯青大地之間緩緩流淌。
作為這份情誼的守護者,五年來,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護人員不負所托,以精湛的醫術、一如既往的堅守和無私奉獻精神,為剛察縣各族同胞送去了愛和光明。今后,聊城愛爾眼科醫院醫護人員將繼續用行動詮釋“魯青情深”的含義,為當地群眾送去實實在在的幫助,在高原大地上書寫“魯青一家親”的新篇章!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