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英東
初秋時節,天朗氣清,陽光明媚,更勝春朝。8月31日,2024年秋季山東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議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向全省上下發出了以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員令。聊城分會場,設在高新區魯西化工綠色化工產業延鏈補鏈一體化提升項目現場。
會后,我市緊鑼密鼓地召開了全市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接續觀摩了莘縣、高唐兩縣的6個重點項目。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觀摩中,記者注意到,這些項目所展現的特點與共性,涉及制造業強鏈補鏈延鏈、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方面面,充分彰顯了我市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強鏈補鏈延鏈
傳統優勢產業愈發壯大
招商引資如何更加精準高效?我市立足傳統優勢產業,在“鏈”字上做文章,通過本土企業的再投資,主動強鏈、補鏈、延鏈,有效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為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擴大高附加值產品規模,保障己內酰胺裝置硫酸需求,增加蒸汽供應能力,魯西化工投資20億元,采用行業先進技術,建設了綠色化工產業延鏈補鏈一體化提升項目(一期),有力補強、延長了產業鏈條。“我們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將產業鏈上下游產品的生產集中布局,不僅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還有效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環保風險。”魯西化工戰略投資與科技創新部負責人陳運鋒介紹。
實踐表明,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提升產品品質、附加值,傳統行業就能不斷補短板、揚優勢。
在莘縣,嘉華股份瞄準替代進口的高端產品市場和高端應用領域,投資建設了專用大豆分離蛋白項目、專用大豆濃縮蛋白生產基地項目、專用大豆拉絲蛋白擴建項目;在高唐縣,新華木業為進一步提檔升級,投資建設了年產38萬立方米OSB超強定向刨花板項目……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市各縣(市、區)“眼睛向內”,全力服務好轄區現有企業的再投資,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推動傳統優勢產業不斷優化升級。
強化科技創新
新興產業不斷茁壯成長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我市瞄準科技創新方向、產業發展方向,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聯盛電子半導體裝備制造項目,是高唐縣謀劃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主要生產全自動腐蝕機、全自動去蠟清洗機、全自動RCA清洗機、全自動溝槽蝕刻機等30余種設備。如今,芯片產業在全球各項產業中居于重要位置,廣泛應用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而蝕刻、清洗作為芯片制作過程中的八大工藝之一,占所有芯片制造工序步驟的30%以上,是芯片制造過程中的關鍵工序。
“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背后的科技創新。”高唐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殷傳斌介紹,聯盛電子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不僅聘請了國內外的業內專家,而且與山東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進行了深度的產學研合作,擁有國家專利35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
同樣,莘縣嘉華股份也與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研發合作機制,擁有專利成果20余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先后攻克了干燥系統霧化、間隙式滅菌等技術難題,推動自主科技創新的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
以市場為導向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市場的需求,就是企業發展的方向。而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有效手段。
在莘縣寶莘食品調味料全產業鏈項目現場,偌大的生產廠區內集中了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調味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基本實現了全自動化,減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包裝質量。
為適應當地食品產業市場發展需要,莘縣按照“以商招商”的思路,高標準打造了浙商高端食品智造產業園項目。“上世紀90年代,莘縣就有不少浙商在這里生產休閑食品,如今,這些產業亟待轉型升級。”項目負責人、聊城市浙江(溫州)商會會長林乃相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助力莘縣食品產業壯大規模、提檔升級,推動預制食品產業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堅持獨立自主
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攀升
在高唐紛美包裝智能灌裝機項目現場,記者聽到了紛美包裝堅持獨立自主,打破供應壟斷,從材料生產商“破繭成蝶”,成為提供“包材+設備”一體化綜合供應商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瑞典利樂包裝幾乎壟斷了中國的無菌包裝市場。隨后,紛美包裝作為國產無菌包裝企業里的佼佼者迅速崛起。2010年,就在紛美啟動上市前夕,遭到利樂涉嫌侵權指控。面對突如其來的專利戰,紛美積極應對、細致舉證,向歐洲專利局提出異議申請。經過幾輪反復,2018年,歐洲專利局駁回利樂上訴,紛美最終打破行業巨頭的技術壟斷和貿易壁壘,改變了全球無菌包裝的供應格局。
無獨有偶。聯盛電子也依靠自主研發攻克兩項核心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晶圓蝕刻機取代日本同類設備,打破進口壟斷,成功應用于國內硅片龍頭企業。
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我市不斷強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全力提速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全市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積蓄動能,也必將為山東“走在前、挑大梁”“當好排頭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