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朱海波) 8月6日,在季羨林先生逝世15周年之際,聊城市社科聯、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共同召開紀念季羨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談會暨羨林學者培育工程推進會,激勵全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季羨林先生為榜樣,奮力拼搏、努力創新,不斷推出更多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建設“六個新聊城”作出新貢獻。
季羨林先生是臨清市康莊鎮人,當代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是國際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聊城大學名譽校長。他精通12國語言,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會上,季羨林先生的孫女季清,季羨林的學生、《季羨林全傳》作者梁志剛視頻致辭。山東社科院臨清運河研究院院長井揚,首屆羨林學者、聊城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商學院院長、教授楊宏力等6位專家學者分別發言,緬懷季羨林先生的杰出成就和崇高風范,追憶季羨林先生的愛國精神和嚴謹治學精神。
2020年9月,市社科聯會同相關部門啟動了“羨林學者培育工程”,并配套實施了“羨林學者青年計劃”“羨林學者名家計劃”,開設羨林學術高端講壇,努力打造“季羨林”文化品牌。今年7月,創新啟動羨林學者創新團隊計劃,通過發揮學術帶頭人作用,構建結構合理、梯隊銜接的“羨林學者+”骨干人才體系,帶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共同成長,力爭把羨林學者培育工程打造成吸引和凝聚高端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的重要品牌,培養和造就學術帶頭人的重要舞臺。
為發揮羨林學者培育工程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聊城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培育發展鏈條,市社科聯會同市委宣傳部創新建立了聊城市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育庫。截至目前,已入庫350人,通過把分布于各部門各單位的優秀社科人才推選聚攏起來,加強培育引導,不斷激發人才成長活力,共同把“季羨林”這張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