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姬翔 閆振) 今年以來,高唐縣大力推動特色農業產業與鄉村休閑旅游深度融合,積極培育鄉村游、生態游、研學游、農事體驗游等農文旅產業融合新業態,奏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8月2日,高唐縣三十里鋪鎮錦鯉產業園的高標準養殖池里,一條條色澤艷麗、體形健美的錦鯉在水中暢快游動。這里每天都有很多的游客慕名而來,觀賞錦鯉之美,感受錦鯉文化。高唐錦鯉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象征著富貴和好運。目前,全縣已有錦鯉品種近30個,養殖面積近萬畝,年產值達10億元,被評為“中國錦鯉之都”。高唐縣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通過充分挖掘錦鯉文化內涵,將錦鯉文化與休閑農業、旅游服務業融合發展,實現從“賣錦鯉”到“賣文化”的轉變,形成獨具特色的高唐錦鯉文化全產業鏈條,贏得了“中國錦鯉看北方,北方錦鯉看高唐”的盛譽。三十里鋪鎮每年舉辦全國性的錦鯉大賽,新建錦鯉文化藝術中心、錦鯉研學區、高標準錦鯉生態養殖區,實現了產業與文旅的互促共進。
“爺爺,我也想試試炒花生。”8月2日,在清平鎮沈莊村花生小院,前來研學的學生們爭著搶著體驗炒制花生的樂趣。今年5月,沈莊村生態旅游線路正式開通,引來一批批學生前來研學。沈莊村借助毗鄰清平森林公園的區位優勢,盤活空閑宅院,打造非遺農產品會客廳、鄉村大廚房、萌寵小院、花生小院、共富工坊、地瓜小院等多個業態,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產業鏈。“這幾個小院建成之后,帶動我們村70多人就業,農文旅結合得很好。”看著前來研學的孩子,沈莊村黨支部書記桑敦生滿臉笑容。清平鎮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七級職員常志敏介紹:“我們推出了古鎮林海、生態沈莊、采摘等農文旅研學線路10余條,現在已經打造成為周邊游客自駕游、騎行、研學的網紅小鎮,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
為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高唐縣用好書畫、錦鯉、林場等特有資源,有針對性做好農業資源、文化資源和旅游產業匹配,大力培育“美麗鄉村+農文旅”新業態,打造了“沈莊村農耕體驗游”“李奇村書畫體驗游”“錦鯉小鎮”和“國際營地”研學游以及清平林場生態游5條精品研學旅游路線,推動形成“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格局,打響“好客山東 研旅高唐”品牌。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