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穎
本報通訊員 蔣愛敏 劉國慶
出示普查員證、發放告知書、查看營業執照……五經普工作開展以來,全市1.3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活躍在大街小巷、樓宇企業和沿街商鋪,對73.2萬個市場主體進行“地毯式”入戶清查,對21.3萬個市場主體的多項經濟指標進行入戶采集。
在普查過程中,普查員遇到普查對象不在家、不配合或聯系不上,就要多次入戶甚至幾進幾出,耐心溝通協調,確保不漏一戶一企,摸清普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查實主要指標數據。
千千萬萬個普查對象的“小賬本”,匯聚成全市經濟發展的大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也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
針對普查對象流動性強、變化較快的現實,為更加形象、精準地統計普查對象情況,東昌府區新區街道普查員葉綏明在“地毯式”掃街時,利用EXCEL打造集門牌信息、多色標注、現場照片于一體的經濟地圖,使普查小區的商戶分布、清查進度一目了然。我市對該做法進行推廣,共繪制經濟地圖5000余份,大大減輕了工作量,有效提高了“地毯式”清查效率,也為正式登記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市在2023年6月份推行統計臺賬的基礎上,下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五經普普查登記數據質量的通知》,在全市建立“一企一檔案”,切實做好數據支撐。
臨清市高標準推進“一企一檔”建立工作,明確要求檔案中要包含企業營收流水、固定資產明細、納稅申報表等10余項原始資料支撐,每件支撐材料都要有據可查。新華路街道紅星社區普查指導員于騰云表示:“雖然經歷了重重困難,但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們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圓滿完成了‘一企一檔’建立工作。”
為找準“全面深挖數據”穴位,全市各級普查機構聯合主管部門,深挖特色產業,尋找數據支撐點。臨清市在五經普登記期間發現電機產業蓬勃發展,全市電機加工業企業521個,實現營業收入28.55億元,增加值6.23億元。其中,大辛莊街道電機產業發展最快,企業數由四經普時的76個發展到200個。
推動企業升規納統是夯實普查對象基礎力量、提升普查數據質量的重要舉措。高唐縣通過協調縣域裝卸、搬運、倉儲業務,助力陸港倉儲服務公司做大規模,成功將高唐陸港倉儲服務有限公司月度納統,填補了該縣裝卸搬運行業空白;莘縣實施“紅黑旗”制度,對納統工作先進鄉鎮進行獎勵;東阿縣成立阿膠產業、建材產業納統專班,挖掘新成立新開業、發展迅速的企業,達規即納統……各縣(市、區)堅持有解思維,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開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推動解決納統難題。
高質量納統,必須有明晰的納統路徑。去年以來,市統計局創新實施“547N”工作法,開展企業升規納統專項行動,形成“抓經濟就要抓納統”共識,打造自覺、主動抓納統的良好生態。2023年全市新增納統企業1507家,實現歷史性突破。2024年以來,納統工作穩步推進,在庫“四上”企業達到5168家,為反映全市高質量發展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