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趙琦) 7月2日,記者從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我市聚焦人才培養,突出精品打造,精心組織活動,全市文藝工作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展勢頭。
我市堅持高位推進,深化國有院團改革,按照“每年打造2—3部精品小戲、兩年創排1部大戲”目標要求,定期聽取院團工作匯報,對院團創作進行督導。支持院團開展高水平演出交流活動,承辦黃河流域戲劇紅梅大賽、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等國內重大活動;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支持院團走出去,先后到日本、韓國等地開展交流演出活動,赴北京、西安等地參加全國小劇場京劇“群英會”展演、“好客山東·好品山東”2023北京推介等活動,全市文化藝術影響力不斷擴大,對外交流作用日漸凸顯。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人才是關鍵。面對文藝院團演職人員老齡化問題,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從編制、招錄、培養等方面下大力氣破解,打破“扎口管理”,協調編制部門,為3家市直院團核定編制58人,累計為市直院團招錄專業藝術人才50名,演職人員平均年齡由50歲以上降至40歲以下。健全培養機制,發揮戲曲名家余熱,聘請知名藝術家章蘭等對青年演員進行傳幫帶,與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合作,對16名演員進行委托培養,青年藝術人才儲備不足的局面得到明顯改善。2023年,聊城市青年演員獲得省級以上獎項24個,其中祝玉芹榮獲“2023年第二屆黃河流域演出季表演藝術傳承英才”。
突破創作瓶頸,藝術創作成果豐碩。長期以來,制約聊城藝術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好的劇本。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與知名創作團隊合作,有效提升藝術創作質量。借力名家工作室,與劉桂成工作室合作,簽約5名優秀編劇,先后創作大型劇目《鑄魂》、小戲《心向藍天》《上直播》《蔬菜浪漫曲》等6部作品。成立聊城市舞臺藝術專家委員會,提前對選題、劇本進行論證,為劇目創排提供針對性指導,文藝作品實現數量、質量“雙提升”。其中,山東梆子《承諾》獲第十三屆“泰山文藝獎”一等獎、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山東梆子小戲《蔬菜浪漫曲》獲第九屆“全國優秀小戲小品展演”優秀劇目,雜技《青春的旋律—鉆圈》獲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優秀節目、泰山文藝獎二等獎,現代京劇《心向藍天》入選全國小劇場京劇“群英會”展演,京劇《鑄魂》入選2023年全省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雜技劇《強渡黃河》入選全省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創作項目。
拓寬演出渠道,文藝演出繁榮發展。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向市財政爭取,購買市直院團“一村一年一場戲”的費用和場次,由210萬元300場提升至360萬元513場。延伸演出空間,舉辦全市民俗文化節、金秋音樂節、春節送戲進大集等大型文藝活動,承擔友城來訪、春節團拜會、市運動會、山東中醫藥文化旅游體驗周等多項重要任務。引導國有文藝院團走出去、找市場,聊城市雜技團《雜技西游之鬧天宮》納入保利院線采購劇目,赴重慶、黑龍江、福建等地完成商業演出40余場。市梆子劇院、市京劇院常年在省內以及山西、河南等地組織商業演出。
全市文旅系統以鑄魂攀峰為首要任務,以守正創新為基本遵循,以深化改革為引擎動力,以市場演出為中心環節,不斷完善藝術創作引導機制,持續推進院團建設和人才培養,打造多渠道、高品質展示平臺,著力促進藝術事業繁榮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省貢獻聊城力量。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