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讀懂市政府工作報告”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資源專場(二)上,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凱介紹了2023年生態環境工作有關情況。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牽引,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2023年,我市順利完成PM2.5濃度、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14個省控以上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連續3年消除Ⅴ類及以下水體。國控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列全省第5位,優良水體比例為90%,優于考核目標50個百分點。10個在用的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穩定達到Ⅲ類水標準,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
凝聚攻堅合力,共管共治格局進一步深化。市委、市政府堅持定期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時協調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市環委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建立閉環工作機制,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情況列入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內容。修訂完善《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縣市區約談問責辦法》《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進一步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生態環保工作。2023年,辦理信訪件4576件,群眾滿意率97.3%。
科學精準治污,污染防治成果進一步鞏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部署實施大氣八條重點工作線機制,提升精準治理能力,各工作線累計排查問題24167個。全市1500余家企業,588家加油站、戶外工程等嚴格落實錯時生產、錯時加油、錯時施工等措施。全市9家水泥行業粉磨站全部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進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全市原輔材料源頭替代比例達到68.46%。連續四年實施供暖季公交車免費乘坐政策。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2023年度,全市共計開展巡河檢查5000余人次,獲得監測數據35000余個,推送辦結河流斷面督辦信息2600余條。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50%以上。扎實打好凈土保衛戰。完成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146份,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明確19個優先監管地塊,超額完成風險管控任務。全市59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全部落實年度法定責任義務。發布實施《聊城市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為省內首部市級涉危險廢物專門性地方法規。
激發改革活力,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進一步夯實。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創新建立環境要素指標調蓄庫,深挖要素指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2023年完成465個建設項目環境要素保障,涉及環境要素指標2700余噸。深入推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成功爭創省級試點市并完成實質性交易,環境要素指標進入“可買可賣、高速流動、高效利用”的新階段。探索綜合治理模式。臨清市中小軸承產業集群清潔生產審核創新項目成功創建國家級試點。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全國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冠縣入選全省2023年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試點。茌平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園區成為全省重點支持的生態環保產業特色園區。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被命名為第四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冠縣東古城鎮被命名為第四批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加快綠色發展合作。建立中國—太平洋島國綠色發展合作聯盟平臺,已有6個國家的20個商會、企業加入。
王凱表示,今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錨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目標不動搖,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引領,以實施“四減四增”為抓手,堅持標本兼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助力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文/記者 林晨 劉志耀 圖/馬新濤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