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琦
“以前帶孩子逛公園,換尿布、喝水都得提前準備,現在有了第三衛生間、兒童直飲機,孩子還能在科普角學知識,真是太貼心了!”11月9日,市民李女士帶著4歲的女兒在鳳凰苑植物園游玩,對園區的適兒化改造贊不絕口。
兒童是家庭的希望,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座城市對兒童的友好程度,也映照著它的發展水平。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契機,選取聊城公園、鳳凰苑植物園作為試點,從設施改造、安全保障、文化賦能、活動供給等多個方面入手,把城市公園打造成安全舒適、寓教于樂、充滿童趣的成長樂園,讓孩子們在自然與人文的滋養中快樂成長。
設施升級:于細微處見便利
“媽媽小屋”里,嬰兒床、恒溫操作臺、益智玩具一應俱全,柔和燈光與私密空間讓哺乳媽媽更安心;第三衛生間設有兒童專用廁位、低位洗手池和可折疊寶寶椅,貼心設計讓孩子如廁更輕松;人流密集區域配備的兒童直飲機高度適宜,一按即飲……這些細微之處的改造,實實在在提升了帶娃家庭的游園體驗。
聊城從兒童和家長的實際需求出發,推進“精準化、適兒化”設施改造。新建的“媽媽小屋”不僅配備基本設施,還增設了兒童繪本角和家長休息區,讓照料孩子的過程也變得輕松。“以前出門最擔心哺乳不便,現在公園里的‘媽媽小屋’又干凈又方便,還能讓孩子玩一會兒,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市民李靜說。
安全守護:織密游園防護網
“小朋友,水邊危險,請在家長陪同下遠離!”在聊城公園人工湖邊,醒目的安全提示牌時刻提醒著孩子們注意安全。聊城將安全作為兒童友好公園建設的底線,構建起“事前預警、事中維護、事后應急”的全鏈條防護體系。
園區在水域、陡坡、游樂區等重點區域設置卡通化、趣味化的安全警示牌,普及防溺水、防磕碰等知識。專業檢修團隊每日巡查、每周排查、每月檢修,對滑梯、秋千等20多種兒童設施進行全覆蓋檢查,及時修復破損、更換老化零件。對“媽媽小屋”、第三衛生間等設施,實行“一設施一檔案”管理,確保運轉良好。
應急保障也不斷強化。園區在關鍵點位設置清晰的導覽圖和求助標識,優化兒童走失協尋流程,建立“工作人員+志愿者”聯動機制,大幅縮短了平均尋回時間。園區工作人員均接受過應急救護培訓,能夠熟練實施基礎急救。
文化賦能:公園也是成長課堂
“掃描二維碼,就能聽白蠟樹的故事!”在鳳凰苑植物園,小學生張志垚興奮地向小伙伴介紹自己的發現。園內1500多個植物知識二維碼標識牌,成了孩子們的“自然老師”,讓每次游園都充滿探索樂趣。
聊城不斷拓展公園的教育功能,把“寓教于樂”融入空間營造。鳳凰苑植物園打造沉浸式科普基地,設置聲光電科普裝置、自然知識展板和簡易實驗角,孩子們可以親手操作土壤檢測、光合作用等趣味實驗,直觀感受自然奧秘。該基地已入選2024年山東省科普示范工程項目。
園區還設置了“自然科學探索區”,把植物生長、生態循環等知識設計成互動游戲,讓科學變得好玩易懂。同時,加強與聊城大學、市農科院等單位合作,定期舉辦公益科普講座和自然觀察課堂。
在德育方面,公園打造了“榜樣主題廣場”,通過雕塑、展板、互動屏等形式,展示古今賢達、時代楷模和優秀青少年的事跡。季羨林、傅斯年等聊城名人的雕塑立在園中,配以簡介和名言,讓孩子們在游玩中感受榜樣力量。園區還設有“兒童文明實踐角”,組織垃圾分類、環保志愿服務等活動,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活動供給: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圍繞兒童“全面發展、快樂成長”的需求,聊城打造了多元活動體系。持續開展“護童成長”系列主題活動,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安全自護、心理輔導和社交訓練。結合季節與植物資源,鳳凰苑植物園還推出“自然探秘”“親子園藝”等品牌活動,為孩子們提供展示舞臺,增進了親子感情。
如今,漫步在聊城的兒童友好公園,設施齊全的游玩空間、安全放心的游園環境、寓教于樂的文化氛圍,共同繪就了一幅溫暖和諧的成長畫卷。據了解,聊城將繼續推廣試點經驗,優化服務、豐富活動,把兒童友好理念更深地融入城市發展,為孩子們創造更多高質量的成長空間。
2025-11-14 10:18:27
2025-11-14 09:33:31
2025-11-13 14:18:14
2025-11-11 14:59:54
2025-11-10 09:19:55
2025-11-10 09:18:4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