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10時許,隨著“聊熱入濟”工程北線齊河潘莊引黃干渠施工點地下管道接口完成焊接,“聊熱入濟”北線工程正式貫通。這條當前我國最長、管徑最大、供熱能力最強的“超級暖氣管”將于今冬供暖季為濟南輸送清潔熱源。濟南主城區54臺燃煤鍋爐年內將全部關停。

航拍“聊熱入濟”北線管道
“聊熱入濟”工程的核心,是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能源資源。記者從濟南能源集團了解到,這條管徑1.6米、全長110公里的長輸供熱管道,將聊城信發集團信源電廠的富余熱能和工業余熱“變廢為寶”,搬運至濟南中心城區,經回收后實現“送暖回流發電”的閉環利用,為濟南提供穩定、清潔“域外熱源”的同時,每年可為電廠帶來保底5億元收益。
據了解,“聊熱入濟”項目北線以信發集團信源電廠為主熱源,供熱區域包括起步區及濟南市區東部;聊熱南線、“石熱入濟”熱源混合后進入城區,供熱區域主要包括濟南市區西部。
將百公里外的熱源“搬運”進城,談何容易。“聊熱入濟”工程是國內目前技術最復雜、輸送距離最長的長輸供熱項目之一,整個工程宛如一條埋在地下的“超級暖氣管”,工程建設堪稱“地下穿針引線”:橫跨3市5縣(區),途經140個自然村,穿越110處重要點位。其中,南線穿黃隧道更創全國之最——在黃河河床下55米深處掘進4500米,攻克高水壓、復雜地質等難題。為了確保“熱損最小化”,技術團隊采用最先進的保溫材料和結構,通過創新設計化解管道熱脹冷縮應力,宛如給管道裝上了“太極緩沖器”,確保熱量“跑得遠、丟得少”。
除了北線,“聊熱入濟”南線也將于年底前貫通。屆時,總長150公里的南北兩線可為濟南供暖1億平方米,預計每個供暖季可減少標煤消耗129.8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56.4萬噸,相當于4個塞罕壩林場一年的固碳量。
文/記者 王培源 圖/資料圖
記者感言
區域協同 共謀發展
“聊熱入濟”北線工程的貫通,不僅為濟南送去了清潔熱源,更展現了區域協同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努力和智慧。
這條“超級暖氣管”,將電廠富余熱能與工業余熱“變廢為寶”,精準切中了城市綠色轉型的命脈。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信發集團大力開展技術革新,通過將“廢熱”轉化為可輸送的清潔熱源,打造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此舉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綠色替代,既為濟南提供了穩定的“域外熱源”,又為企業自身工業余熱找到了高價值出口,實現了從“能耗大戶”向“供能樞紐”的轉變,走出了一條“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可行路徑,為以能源綠色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推廣的樣板工程。
尤為可貴的是,這份“熱流”背后,是聊城跳出“一己之域”的使命擔當,以自身資源助力區域減排,為跨區域綠色協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范例。它證明,生態環境保護絕非一城一地的“獨角戲”,而是需要區域協同的“大合唱”。
“聊熱入濟”,這一以“熱”為紐帶的共贏實踐,為更多城市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提供了寶貴啟示。
2025-10-16 21:28:54
2025-10-16 21:28:18
2025-10-16 19:27:17
2025-10-16 19:26:45
2025-10-15 19:26:03
2025-10-15 19:25:2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