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饑飯碗小,魚美酒腸寬。問客何所好?運河燒甲魚。10月12日,市城區(qū)阿爾卡迪亞酒店面點廚師長呂慶江向記者介紹,這首詩中描繪的正是曾深得乾隆皇帝青睞的“運河燒甲魚”。

運河燒甲魚
這道菜品色澤紅亮、營養(yǎng)豐富,是一道滋補佳品,也是該酒店推出的運河文化宴特色菜品之一。琉璃丸子、莘縣燒鴿、七星聚義、鍋燒雞子……作為聊城十大文化宴席之一的運河文化宴,正以美食為媒介,講述著大運河的歷史底蘊。

魏氏熏雞
運河文化宴不只是一頓飯,更是一場文化體驗。每一道菜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每一種食材都承載著一個故事。“運河文化宴的構思源于運河沿岸的飲食傳統。”阿爾卡迪亞酒店餐飲部負責人陳西蓮告訴記者,“我們通過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走訪沿岸老一輩居民等方式,力求還原明清時期運河畔的真實飲食風貌。”

一吊錢熏魚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風味。如今,游客來到聊城,既可在運河之上覽古閱今,也可品嘗到既宜下酒、又宜品茶的東昌熏雞,還可品味面薄如紙、湯鮮面潤的捶雞面。隨后,廚師長呂慶江現場展示了捶雞面的制作過程:將雞脯肉剁成肉泥,加入面粉、鹽攪打上勁兒——這步是捶雞面吃起來筋道爽滑的關鍵所在;隨后,將裹滿面粉的肉泥反復捶打,制成薄如蟬翼的面皮,入鍋配以高湯與作料,最終呈現出一碗“吃雞不見雞”的經典面食,與食客完成一場美味之約。

炸湖蝦

捶雞面
聊城市文化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運河文化宴作為聊城十大文化宴席之一,已經成為推廣聊城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正推動文化宴席與旅游線路深度融合,讓游客通過味蕾感知聊城的歷史底蘊。”

七星聚義

琉璃丸子
兩河交匯處,一席運河宴。聊城人正以美食為媒,讓運河文化在舌尖重生,傳承這座水城因運河而興的歷史記憶。
文/圖 記者 呂趙一諾 陳德珺
2025-10-10 17:28:18
2025-10-10 17:27:00
2025-10-10 17:25:40
2025-10-10 15:52:35
2025-10-10 15:52:09
2025-10-10 15:51:35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