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培源
預計到2027年底,冠縣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突破5.745萬千瓦,園區綠電使用占比將達到60%以上。年可替代常規能源1.14萬噸標準煤,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0.77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76噸,生態環境將得到顯著改善……9月30日,記者從冠縣了解到,近年來,冠縣經濟開發區搶抓“雙碳”戰略機遇,謀劃推動一批清潔能源生產及儲能項目,提高園區清潔能源供應的自給率和穩定性,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通過綠電產業園試點建設,冠縣經濟開發區在原有四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增加新能源及配套產業板塊,拓展延伸了新能源產業鏈條,顯著改善了園區的產業結構。
記者從聊城市新能源產業鏈工作專班獲悉,近年來,聊城錨定綠色低碳發展方向,持續壯大新能源產業集群、提速項目建設、優化服務保障,新能源產業鏈呈現“企業強、項目實、增長快”的良好態勢,為區域能源結構轉型注入了強勁動能。截至目前,聊城市已集聚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家,龍頭企業競爭力持續凸顯。冠縣光大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獲評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魯西新能源裝備集團躋身國家及行業標準編制單位行列,并獲評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產業核心技術話語權不斷提升。在能源供應端,全市布局新能源發電項目58個,涵蓋風電、光伏兩大核心領域,形成了“多能互補、梯次推進”的開發格局。
產業發展“量質齊升”態勢顯著。2024年,聊城6家新能源規上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97億元,同比增長15%,展現強勁經營韌性。“十四五”以來,聊城市啟動了一系列光伏、風電開發項目,新能源裝機規模突飛猛進,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
項目攻堅與招商引資是產業鏈發展的“雙引擎”。去年以來,聊城精準聚焦風電、光伏配套領域,先后赴西安、青島、北京等地開展招商活動11次,成功引進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37.8億元。
在服務保障與政策爭取方面,聊城多管齊下破解發展難題。通過多次召開風電項目軍地對接會,協調有關部門單位為各標段出具支持性意見,打通項目落地堵點;積極申報“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試點,謀劃光伏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力爭更多項目納入省級試點名單。同時,聚焦企業需求開展精準幫扶,累計組織6次產業會商、3次專家診鏈、2次“一鏈一院+一鏈一行”服務活動,推動德海友利新能源與武漢中科先進院共建有機硅新材料產創中心,并通過多次對接濰坊銀行聊城分行,打造綜合性金融服務場景,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輸血賦能”。
今年,聊城將以“戰略引領、體系筑基、要素護航”為核心路徑,謀劃好產業發展及服務方向,發揮產業優勢,強化各項工作舉措。進一步明確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思路,大力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開展常態化巡鏈診鏈活動,打造風電、光伏產業高地,著力提升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競爭力。一體推進風電落地、光伏規范、氫能布局,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加快陸上風電項目開發進程,做好要素保障工作。積極開展產業招商活動,聚焦引進風電齒輪箱、儲能電芯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推動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2025-09-30 10:43:38
2025-09-25 10:11:41
2025-09-24 10:09:02
2025-10-09 11:27:42
2025-10-09 11:27:06
2025-10-02 21:14:13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