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尹騰淑
秋色如畫,惠風和暢。9月30日的聊城,街頭巷尾洋溢著節日的喜悅。當日晚,以“禮惠金秋·雙節樂購”為主題的“購在中國·2025山東金秋消費季暨水城雙節歡樂購”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為聊城注入了澎湃的消費活力與濃濃的煙火氣息。

市民在展位前咨詢
本次活動從9月30日持續至10月6日,由山東省商務廳、聊城市人民政府指導,聊城市商務局、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商務事業部、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和投資促進部、聊城當代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在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的帶動下,一場集時尚汽車、特色商品、外貿優品、文化展演等于一體的金秋消費盛宴全面開啟。節慶的歡樂與購物的實惠深度融合,繪就了一幅五彩繽紛的金秋消費盛景圖。
三大展區各展風華
繪就消費新圖景
活動現場,人潮涌動,氣氛熱烈。三大主題展區、百余個精心布置的展位,如同調色盤上的斑斕色塊,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市民在選購產品
“特色”濃香,非遺老字號喚醒城市記憶。走進特色商品展區,仿佛踏入了一條時光隧道。東阿阿膠的醇厚、侯營棉服的溫暖、非遺手工藝品的靈動……聊城本地的老字號、特色產業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紛紛亮出“看家本領”。陽谷縣阿城鎮陽谷面塑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演示制作技藝,手指飛舞間,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便呈現在市民面前,引得圍觀者發出陣陣驚嘆,孩子們更是瞪大了好奇的雙眼。看到這樣的場景,市民楊珊珊感慨道:“這不僅是在賣商品,更是在傳播文化,讓年輕人了解我們聊城的寶貝。”
“外貿”精品,全球好物走進百姓生活。隔壁的外貿優品展區則洋溢著“國際范兒”。以往主打海外市場的實力企業,這次將品質優良、設計新穎的“出口尖貨”帶到了百姓家門口。從精致的家居用品、時尚的戶外裝備,到智能小家電,每一件商品都承載著“中國制造”的匠心。市民王女士欣喜地說:“一直聽說這個牌子的家電在國外很火,沒想到今天在家門口就能以實惠的價格買到,品質確實沒得說!”內外貿的壁壘在此刻被打破,優質供給精準對接國內需求,為企業拓展了新的銷售渠道,也為市民帶來了新選擇。

銷售人員向市民介紹汽車性能
“潮流”涌動,綠色出行引領消費風尚。最為吸睛的當屬汽車展區,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陣營。比亞迪、埃安等主流新能源品牌齊聚一堂,科技感十足的設計、環保節能的理念,吸引了大量有意購車的市民。銷售人員耐心講解車型性能與優惠政策,咨詢臺前圍滿了咨詢分期付款和以舊換新細則的顧客。“金秋是傳統的銷售旺季,加上這次活動的集中展示和優惠政策,咨詢量明顯增加,銷量也很不錯。”北斗集團銷售經理表示。大宗消費的拉動作用,在此刻顯得尤為突出。
節目展演與直播互動
點燃現場新熱度
如果說琳瑯滿目的商品是活動的“靜”態之美,那么穿插其間的節目展演和直播帶貨,則賦予了活動“動”感的靈魂。
舞臺區,歌聲、笑聲、掌聲此起彼伏。精心策劃的多場次主題節目展演輪番上場,既有充滿地域特色的歌舞表演,也有互動性極強的有獎問答。市民或駐足觀看,喝彩連連;或參與互動,贏取禮品,全然沉浸于歡樂的氛圍之中。

現場文藝演出
而在各個展位間,一個個手機支架、補光燈架起,來自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的主播們熱情洋溢地介紹著特色商品、外貿優品、熱門車型。“家人們看過來,這是我們聊城的特產,純手工制作,口感一流!”“咱們現場的這些產品,質量都是有保障的!”……線上線下同步發力,“云端”的消費者也能感受到現場的火熱。針對連續陰雨天氣,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創新推出的主持人“直播走進4S店”系列報道,將線上流量與線下體驗深度融合,為消費季注入了新的活力。這種“購物+娛樂”的沉浸式消費場景,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體驗,讓消費過程成為一種享受。
假日經濟點旺“煙火氣”
激發市場新活力
從政府搭臺到企業唱戲,從媒體助陣到百姓受益,這場活動通過多方聯動形成了促消費、旺市場的強大合力。指導單位的全力推動,主辦、承辦單位的精心組織,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開展與高效運營。

活動現場
人流即是商流。摩肩接踵的市民和游客,手里提著大包小包,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成為金秋聊城最生動的畫面。特色商品的文化魅力、外貿優品的品質保障、新能源汽車的時尚潮流,共同激發了市民的消費意愿,釋放了消費潛力。這場活動,不僅是商品的交易會,更是消費信心的展示場,有效點旺了城市的“煙火氣”。
隨著“假日經濟”的持續升溫,本次水城雙節歡樂購活動如同一支畫筆,用五彩繽紛的商品、形式多樣的體驗、真金白銀的實惠,為聊城的金秋消費市場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我市落實中央及省、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具體實踐,也是挖掘內需潛力、優化消費供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這個假期,聊城因消費而更加精彩,金秋的市場因這場盛宴而迸發出蓬勃活力。
(本文圖片由商景豪、于杰拍攝)
2025-09-30 10:43:38
2025-09-25 10:11:41
2025-09-24 10:09:02
2025-10-09 11:27:42
2025-10-09 11:27:06
2025-10-02 21:14:13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