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3日《聊城日報》3版
從波羅的海的碧漪到波斯灣的熱浪,從中歐班列的鋼鐵駝鈴到跨境電商的數據洪流,這座處于京杭大運河與黃河交匯處的樞紐城市——聊城,正以數智賦能的先進制造為帆,以制度創新的開放平臺為錨,在全球化浪潮中奮楫揚帆,用實踐印證: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是發展路徑,更是內陸城市向新而生的進化宣言。
戰略突圍
全球落子棋布星羅
丹麥海寧市的晨霧還未散盡,中通客車展臺前已聚起人潮。展區內,H13E流線型的車身在聚光燈下泛著黑珍珠般的光澤,來自德國的客商正俯身查看車門處的歐盟認證標識;V7智能駕駛艙的液晶屏前,瑞典商人連續三次滑動中控屏,對比著能耗數據;商務洽談區,荷蘭交通部門的技術團隊正在與中通工程師討論低溫電池性能……在今年4月的丹麥交通展覽會上,“聊城智造”的品牌標識深深嵌入歐洲交通版圖。
“我們以‘技術先行+本地深耕’的組合戰略,在城市公交、旅游團體、接駁擺渡等應用場景,助力丹麥及全歐交通運輸服務綠色升級。”中通客車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朱永虎的言語間藏著中國制造遠征全球的智慧。

出口吉爾吉斯斯坦的首批中通客車下線
今年以來,這家企業接連刷新紀錄:中通客車·沙特阿布撒哈德集團萬輛級戰略合作伙伴簽約舉行,沙特成為中通客車首個銷售超萬臺的海外市場;中標迪拜大規模公交訂單,中國客車產品第一次進入迪拜公共交通體系;推出H13Pro超大馬力旅團新品、領航員M5全新一代寬體輕客產品……
“我們以大客戶、大訂單為‘開路先鋒’,持續提高全球市場銷量,擴大‘聊城制造’品牌影響力。”中通客車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興富表示。
開放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全市實現貨物進出口629.2億元,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市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1545家,與聊城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205個,“聊城造”遠銷全球。
只有敞開大門、打開窗戶,新鮮空氣才會源源不斷,發展的新動能才會持續涌動。從省內、國內再到全球,聊城“結交”了越來越多的“兄弟朋友”,擁有了更廣闊的“朋友圈”,正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敞開大門謀發展。
跨國深耕
產業遠征擘畫新篇
隨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眾多企業搶抓機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位于泰國的陽谷華泰新材料基地施工現場,中方工程師正與泰方團隊校準參數。不遠處,當地工人正在施工忙碌,四周的草木清香與施工現場的金屬氣息奇妙交融,仿佛在訴說工業文明與自然饋贈的和諧共生。3萬噸產能的背后,是160項專利筑起的技術護城河,更讓中國橡膠助劑標準首次寫入東盟行業規范。
與此同時,在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里,正進行著一場跨越大陸的審美“對話”。非洲傳統圖騰與現代抽象紋樣在智能織機上共舞,出現在加納節日視頻中的“三和花布”旋出彩虹弧線,恰似文化融合的完美軌跡。
征服歐洲餐桌,得先讀懂味蕾密碼。在山東榮達錦翼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智能掛爐正為烤鴨鍍上瑪瑙色光澤。“經過40到50天的旅程到達歐洲人的餐桌,我們要讓風味像剛出爐般鮮活。”公司綜合事業部經理王呈祥表示,目前,歐洲市場業務處于平穩增長態勢,市場占有量逐步提升。

乖寶寵物食品集團智能工廠
政府的服務厚度決定著企業闖蕩世界的速度。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水電氣暖等方面全方位、全周期、全鏈條幫企助企,持續打造新能源汽車、寵物食品、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出口產業;陽谷縣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政策咨詢與業務指導,幫助企業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冠縣實施跨境電商“五大行動”,全面提升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
“為方便企業擴大出口,我們打通陸海數據傳輸瓶頸,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業務。同時對AEO企業、轉關企業推出優先查檢和預約查檢等便利措施,使企業貨物通關效率提升30%。”聊城海關副關長侯健寧說。
平臺躍遷
開放磁場引力澎湃
開放的熱力化作數據洪流。今年一季度,全市進出口同比增長16.1%,其中,進口83.4億元,增長35.3%;跨境電商進出口完成10.3億元,增長310%;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RCEP成員國進出口分別增長2.9%、12.6%;禽肉、紡織品、化工產品出口合計增加3.2億元,拉動全部出口4.5個百分點;組織參加重點國際展會30場,意向訂單約5億元。

這不僅是數字的躍升,更是聊城融入國家大戰略,奮力前行,全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力證。
去年,聊城國際“朋友圈”擴展至19個國家、35個城市,開放載體愈發堅實,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如今,開放的基因已深入聊城城市血脈。一批高能級對外開放通道、平臺協同崛起,鋪就通達全球的“高速路”,讓更多“聊城制造”走向世界。

一箱箱貨物從魯西國際陸港發往世界各地
——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建設成為中國—太平洋島國3個合作中心之一,也是我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首個多邊合作平臺;
——臨清保稅物流中心獲省政府批復,將顯著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魯西國際陸港成功獲批聯合國“CNLCH”國際港口代碼,正式進入國際貿易運輸體系。保稅倉庫及二期監管場站啟動,進口木薯淀粉(超市)分撥中心揭牌,進一步放大魯西國際陸港的樞紐節點功能、強化輻射帶動效應。2024年集裝箱發送量18.2萬標箱,業務量居全省內陸港首位;
——跨境電商生態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培育跨境電商企業218家,建設乖寶、冠洲等15個品牌獨立站,實現重點出口產業全覆蓋。培育吉布提、迪拜2個展示中心,成功爭創山東品牌商品展示中心,以“前展后倉”新模式服務百家外貿企業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展示中心+公共海外倉”出口體系持續完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9610模式)規模創歷史新高。
……
晨光熹微中,濟鄭高鐵如銀龍掠過千年運河,在碧水藍天間劃出優美的弧線。中通客車智能化工廠里,最新下線的新能源客車披著金色朝陽緩緩駛出,車頭的徽標折射出璀璨光芒。這座被黃河與運河共同哺育的“兩河明珠”城市,正以嶄新的姿態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文/記者 李政哲 圖/資料圖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