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培源 趙琦
本報通訊員 郭玉璽
未來產業是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關鍵“勝負手”。放眼聊城大地,從浪潮聊城智能生產基地順利投產,到加快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未來產業的新故事正在加速書寫。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近年來,聊城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通過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務、科技創新引領等措施,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4月20日,高新區高端智能裝備信息產業園內,浪潮聊城智能生產基地的自動化生產線上一片忙碌。該項目計劃投資1億元,建設年產10萬臺計算機生產基地。這一項目的落地,不僅填補了聊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空白,更將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為地方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市水利局上線試運行“智水聊城”平臺,標志著我市水利管理邁入數字化、精細化新階段。該平臺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構建了水災害防御、水資源保障、水生態保護等六項業務應用,形成了全域水情“一張圖”。
科技創新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聊城眾多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芯片產業領域,波米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多年來專注于聚酰亞胺的研發生產。液晶取向劑和光敏性聚酰亞胺材料是液晶面板制造、半導體和芯片封裝中的核心材料,技術壁壘高,長期被日本、美國等國家壟斷,國內市場全部依賴進口。波米科技通過自主科技攻關,成功突破了技術壁壘,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實現聚酰亞胺材料商業化量產的企業。公司與華為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產品在穩定性等方面超過了日美產品,走在了行業前列。
為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跨越發展,聊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聊城先后出臺《關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聊城市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重點對數字產品研發應用、平臺建設、數字化轉型等進行專項扶持。這些政策涵蓋了產業規模壯大、創新能力提升、集群效應凸顯等方面,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在招商引資方面,2024年我市引進過億元項目400個,引進開工招大引強項目78個。“鏈長”牽頭,開展產業精準招商1032次,十二大產業鏈新簽約過億元項目259個,到位資金占比71.45%,同比增長6.5%。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的招商成果尤為顯著,為聊城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聊城還成功組建產業研究院,塑造創新驅動新優勢,積極引導鏈主企業與河南工學院共建聊城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研究院,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資金支持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全方位合作。推動落實“1+2+N”金融鏈長合作機制,梳理鏈上企業融資需求,與金融部門對接,助力企業平穩發展,通過召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政銀企對接會,為企業解讀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及貼息政策等。
展望未來,聊城將立足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把脈問診”,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緊盯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大產業,精準招引一批“填空式”企業,逐步壯大產業規模,加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聚集地和創新高地。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