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潔 吳兆旭)“聚焦‘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三大方向,打造國內領先的精密管材智能生產線,我們將油管生產線改造項目列入技術改造升級重點。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6月底投入使用。項目投產后,將大大提升生產線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減少設備故障和維修成本,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3400余萬元。”4月14日,鑫鵬源(聊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李萬明向記者介紹。
作為國內無縫鋼管、鈦合金管領域的深耕者,鑫鵬源原有高端合金管材產線設備、技術難以滿足航空、新能源等領域對產品精度與性能的嚴苛需求。為此,該企業投資2.8億元,建設海洋用耐腐蝕油管生產線綠色低碳改造項目,對環形加熱爐操作系統、燃燒系統等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80余臺(套)生產設備主體,將480余臺設備電機更換為永磁伺服電機,并新購置智能高速鋸切機、高速切管機、智能化自動打包設備、自動探傷系統等。更新升級后,綜合能耗降低率達20.18%,產品成材率提高6%。
圍繞產業提升數字化、智能化、規模化生產的要求,山東聊城德潤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年產3000萬件(套)機械零部件項目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該企業投資1800萬元,持續增加高精度智能化設備更新投入,加大生產測試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力度,實現對數控精密加工到組件裝配的全流程智能化應用,提升加工效率,提高產品品質。
“我們通過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淘汰淬火爐、車床等傳統加工設備50余臺(套),新增高精度外圓磨床、中孔端面磨床等智能化設備近40臺(套),目前部分設備已到位并投入使用,整體項目預計2026年底全部投產,實現降耗20%,新增產能3000余萬元。”山東聊城德潤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郭林松說。
實施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是擴大有效投資、提升發展質效、促進技術進步的重要舉措。我市搶抓機遇,聚焦特色傳統行業,開展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等,加快實施一批數字化、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全面釋放政策紅利,鼓勵企業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拓寬優質裝備產品供給路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