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8日《聊城晚報》4版
東昌湖、望岳湖、譚莊水庫等水域,每個月都會迎來一群特殊的“守護者”——山東省聊城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水質采樣人員。他們冒著嚴寒酷暑,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的水質安全。
2月7日,我市主城四區最低氣溫降至-10℃以下。這天一早,聊城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環境質量室采樣人員龐博、王延臣、衣恒才,迎著刺骨的寒風,將采樣設備進行逐一清點、裝車,準備前往各個采樣點進行水樣采集。與此同時,另一組水質采樣人按計劃趕往高唐。記者當天跟隨龐博一組,了解他們的采樣過程,記錄他們的采樣故事。

望岳湖水樣采集現場
滴水成冰
儀器設備“卡殼”
一夜的大風尚未完全“撤離”,低溫已經“登場”,當天天氣不算“友好”,但龐博他們并未因此而中斷采樣。面對低溫,為保證采樣工作順利開展,他們在出發前特意帶上了破冰錘。
上午9時30分,龐博和隊友抵達首個水樣采集點——西關大橋,準備對東昌湖進行水樣采集。
王延臣站在大橋邊,將拴有數米長繩子的采水器扔入湖中并迅速提起,然后將采集上來的湖水倒入紅色水桶中。如此重復了三四次,水桶幾近被裝滿。此時,龐博已將多參數水質測定儀從車上取下,準備對水樣進行水溫、pH值、電導率、溶解氧等現場參數測定。衣恒才則將固定劑箱從車上搬下,他坐在小馬扎上,依次往大大小小的13個樣品瓶中加入固定劑,再將王延臣打上來的水陸續裝入。這是為了更好地將水樣保存,以便取回供實驗室同事進一步化驗,確保水樣數據的準確性。
將水從湖中打上來后,水桶邊緣、檢測儀器上均迅速結了一層冰碴。王延臣的衣服上被沾上了一些水點,也迅速結成了冰。不僅如此,在嚴寒的天氣中,他們的儀器設備也出現了“卡殼”。龐博將多參數水質測定儀探頭放入水中,一時間水溫竟無法顯示。“估計是太冷的緣故。”龐博說著,迅速將儀器探頭取出,重新進行操作,這次儀器順利測出了東昌湖水溫度——-0.2℃。“水溫等數據必須當場檢測記錄,離開現場,數據就不科學了。”檢測完成,龐博拿出記錄本,在寒風中將各項檢測數值逐一登記。整個過程,三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是技術活
也是一項體力活
上午10時30分,龐博和隊友來到位于度假區李海務街道譚莊村東北的飲用水源地譚莊水庫進行水樣采集。
這里風浪大,沿岸的兩三級臺階上都結了冰,取水異常困難,但采樣人員并未因此降低工作要求。王延臣一次次將采水器甩入水庫取水,受大風干擾,水樣裝載變得不那么順利,衣恒才用身體擋住大風,確保水樣順利裝入瓶中。
衣恒才說,每一個采集點都有一個編碼樣品箱,一個裝好水樣的樣品箱大約20公斤重。記者發現,相比東昌湖、望岳湖,在譚莊水庫采集的水樣又多了大小十幾個瓶子。
龐博介紹,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他們和實驗室的同事,每月對采集到的東昌湖、望岳湖水樣,一共要進行24項指標的檢測,對譚莊水庫的水樣檢測指標則為60余項。由于譚莊水庫是水源地,他們需要采集更多的水樣帶回監測中心實驗室,以進行更全面地化驗分析。不僅如此,每年他們還會對譚莊水庫進行109項的全項目檢測。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采樣人員需要現場完成打水、靜置、灌裝水樣、加固定劑、測定現場參數、貼碼封箱等一系列規范流程,確保采集樣品的代表性、完整性、有效性,為后續樣品制備、分析測試、數據上報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水樣采集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他們不僅需要一絲不茍地進行現場檢測,還要站在橋上或岸邊一次次取水,將裝滿水樣瓶的樣品箱搬上搬下。采樣現場,采樣人員忙碌的身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破冰取水
破開冰面
寒風中采集水樣
上午11時30分,龐博和隊友來到四新河牛王村西公路橋水樣采集點。這個采集點位于度假區于集鎮牛王村西,這段河道已結冰,破冰錘派上了用場。
王延臣取來破冰錘,站在公路橋上,將拴有數米長繩子的錘子扔下,冰面瞬間被砸開一個窟窿。接著,他將錘子提起,將采水器扔下,提取監測水樣。
當天上午,他們一路不停歇,先后在東昌湖、望岳湖、譚莊水庫、四新河牛王村西公路橋、四新河崔莊西橋5個采集點進行了水樣采集。

采集水樣
“對這些采集點的水樣采集和檢測,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聊城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環境質量室主任趙修敏介紹,他們每天派出2個采樣組,每組負責6—8個監測點位,對聊城市轄區內19個省控斷面、62個市控監測斷面、5個總磷加密監測斷面、3個飲用水源地等集中開展水質采樣,以便全面掌握聊城市水環境質量狀況,為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水質采樣人就是守護聊城碧水的第一批“哨兵”,無論是在低溫寒風中,還是夏天蚊蟲叮咬時,他們都能嚴謹、專業地做好每一次水樣采集,這也是他們對生態環境的深情呵護。
文/圖 記者 陳桂芹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