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2日《聊城日報》1版

七夕水上集體婚禮被中央電視臺報道,《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奏響思政“三部曲”弘揚主旋律》被中國文明網微信公眾號單條加推……今年,東昌府區的正能量話題頻頻收獲點贊,這背后是東昌府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的持續發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今年以來,東昌府區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融入”評估試點工作為契機,通過路徑探索、品牌打造,實現“三個融入”有力度、有聲量、有成效,充分發揮了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凝魂聚氣作用。
1+5+N,錨定靶心發力更準
一項工作能否落實,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找到落腳點、發力點的問題,否則就容易“重拳打在棉花上”。東昌府區在工作落實中,探索了“1+5+N”(一條主線、五大行動、N種場景)工作路徑。
一條主線,讓工作有了落腳點。東昌府區制定出臺了工作方案和評估指標體系等多個文件,構建起宣傳部門統籌、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4個方面17項具體指標則推動“三個融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漫畫 侯明明
五大行動,讓工作變得具體,從而實現落細落小落實。組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團,推出“演‘譯’我們的價值觀”文藝宣講,開展巡回宣講300余場。建設信義超市、幸福食堂、信義小院等惠民利民場所600余處,惠及群眾近7萬人次。社區運動會、“百家宴”等5000余場主題活動,讓各類文化資源整合下沉。道口鋪街道非遺博物館、侯營鎮民俗生活體驗庭院、鄉村記憶館等10余處文化振興陣地,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了鄉村文化振興全過程。
通過持續發力,東昌府區構建起一個又一個融入場景,讓正能量在全社會激蕩共振。“星空護學”“白云熱線”“三娃說法”等形式,讓這里的執法有溫度、司法有力度,守法有深度。“昌·快辦”政務服務品牌,精準高效服務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目前,東昌府區已打造了19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發布了首批23項“三個融入”活動項目,營造了崇德向上、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河畔新風,打造品牌聲量更大
駐足城市街頭,車水馬龍秩序井然;置身市井小巷,人間煙火溫暖彌漫;漫步社區村居,鄰里和睦互助友善……東昌府區著眼行為習慣、行動自覺,打造的“河畔新風”工作品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多維場景呈現,發出更強聲量。
在品牌打造過程中,東昌府區注重典型引領、突出重點人群。積極營造崇尚英雄、爭當模范的社會氛圍,勇救落水者的六旬市民吳青、勇敢警覺的公交司機王肖靜、智擒盜賊的保安王東亮等凡人微光照亮水城。圍繞全環境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育東昌府”思政品牌。組織升國旗儀式、入團入隊儀式,開展“開學第一課”“國旗下的講話”“清明祭英烈”等實踐活動100余場。

品牌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了移風易俗,提升了群眾的文化體驗。東昌府區發布《抵制惡俗婚鬧 倡導文明新風》等倡議書,創作三句半、快板、情景劇等移風易俗小視頻400余個,舉辦“海誓山盟 情定水城”集體婚禮等活動,唱響文明新風主旋律。創排展演大型京劇《鑄魂》,舉辦短視頻大賽、公益電影展映展播等活動,發布14處“葫·聊”公益小劇場,讓廣大群眾在優質文化體驗中增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
和風潤物,導向引領家園更美
1000余名外賣小哥化身“小蜜蜂”法治宣傳員,短短兩個月時間,向群眾發放法治墊餐紙、宣傳冊15萬余份,形式、內容廣受好評,效果顯著。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東昌府區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一個體現。
有力,發力方向清晰明了;有形,各類場景看得見摸得著;有聲,品牌內涵深入人心。在東昌府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各領域成就顯著。無論是成立全省首家“涉企登記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還是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的特色主題服務,都激發了經濟發展活力。

今年以來,東昌府區新增市場主體10372戶、總數達到17.2萬余戶,居全市首位。“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小粉筆”公益課堂、“流動課堂”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累計開展活動8000余場次,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周末節假日不打烊”“紅鄰菜單”“馬扎說事”等特色活動及18名“紅鄰書記”,提升了小區治理成效。建成覆蓋全區自然人和市場主體的“東昌府區信義信息平臺”,出臺6套評價指標,14類103項惠民便企激勵政策,打造惠民利民場所600余處,14萬余人參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激活了基層共享共治新動能。
如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全面融入東昌府區的發展肌理。上半年,全區生產總值305.3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38億元,同比均增長6.0%,入選2024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科技創新百強區。
文/記者 苑莘 圖/資料圖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