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媳倆一起縫制衣服
在茌平區杜郎口鎮北街村有這樣一對婆媳,婆婆待媳婦如親閨女,媳婦敬婆婆如自己的母親,媳婦進門十二年,娘倆和睦相處,沒拌過一次嘴,沒發生過一次不愉快的事情,兩人情同母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家和萬事興”的真諦,被街坊鄰里傳為佳話。
婆婆名叫商桂花,中等身材,渾身上下拾掇得干凈利索。年過半百的她,雖然沒喝過幾天“墨水”,但談吐舉止似大家閨秀,年輕時就開始和丈夫杜懷利一起打拼。30多年來,他們一起給紙廠拉過麥秸,還賣過服裝鞋帽,如今在杜郎口鎮開辦了一家電動車交易市場。由于他們夫妻二人能吃苦、有頭腦,靠著“誠信經營、價格公平、童叟無欺”的金字招牌,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日子逐漸富裕起來的商桂花始終沒有忘記兒時的最大愛好——唱戲、跳舞。所以平時除了打理生意、收拾家務外,唱唱戲、跳跳舞便成了她的日常。
媳婦芳名劉云霞,個子高挑、嫻靜大方。高中畢業后,她就外出打工。2012年和丈夫杜國帥結婚后,夫妻倆在杜郎口鎮經營一家母嬰館,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和和美美。一雙兒女尊敬長輩、積極上進,令人羨慕。
是緣分更是情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商桂花和劉云霞這對老杜家的“外姓人”,雖然擔任的角色不同,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演繹出一段段婆媳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
“小霞脾氣好、知書達理、孝順、懂得感恩……俺真娶了個好兒媳婦。”“孩子結婚十多年我們都沒有分家,兒媳婦天天為做生意忙得站不住腳,我就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照顧好孫子和孫女。”商桂花一聊起兒媳婦劉云霞,臉上就掛滿幸福的笑容。“我和婆婆的思想比較同步,觀念也一致。剛開母嬰館時,投資比較多,身邊的不少親人反對,但婆婆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并鼓勵我干下去。”說起剛開始開店的經歷,劉云霞滿是感激。
在商桂花和劉云霞一起經營的“愛巢”里不僅有濃厚的創業氛圍,還時時刻刻充滿著浪漫和溫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中秋節等節日,劉云霞總會抽出時間和婆婆公公一起過,要么給兩位老人發個紅包,要么買些特殊的禮物,給婆婆公公制造驚喜。“過節嘛,總要讓老人感受到溫暖。”劉云霞說。
今年4月份,商桂花在一次健康體檢后得知需要做個小手術。兒媳劉云霞知道后,暫停正在營業的店面,第二天就開車拉著婆婆去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做手術。為了婆婆順利康復,劉云霞讓婆婆住院觀察了3天。其間,劉云霞跑前忙后,無微不至地照顧商桂花的飲食起居。
為了讓兒媳全家改善居住環境,商桂花和老公還出資給劉云霞一家在縣城購買了一套樓房。
“現在是新時代,社會提倡文明新風,孝老愛親是光榮傳統,我們年輕人不光要做到、做好,還要傳承好。”劉云霞坦言。
文/圖 馬林文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