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馬永偉
相知無遠近,千里亦為鄰。
8月9日晚,2024年魯渝協作消費幫扶(聊城—彭水)產銷對接展示展銷活動在聊城文化活動中心啟幕。從8月9日到11日,聊城、彭水兩地的50家農特產品企業和電商企業參展,以線上線下消費相融合的展銷方式,助推兩地鄉村振興,讓聊城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了解彭水的風土人情、品嘗彭水特產。
“這是一次彭水幫扶產品進聊城、聊城幫扶產品進彭水的雙向幫扶。”聊城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崔行飛表示。
彭水土特產端上聊城市民餐桌
“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歡迎您!”展銷活動上,來自重慶市彭水自治縣的30家農特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向聊城市民和廣大網民發出邀請。這些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產業帶動力強、增收效果好。
“來到聊城,我感覺特別親切,因為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彭水縣釀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華燕興奮地告訴記者。曾華燕是一名90后,在山東上過4年大學,2022年9月返鄉創業。她帶領一群熱愛苗族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以傳承彭水苗鄉文化、傳遞苗族人濃郁的人文情懷為己任,全心全意打造彭水有影響的原生態土特產品牌。這次展銷活動上,曾華燕和伙伴為聊城市民帶來了臘肉、香腸、鮮食香甜玉米、七彩野雞蛋、黃精果、黃精茶等苗鄉原生態土特產。“我們挑選出這些最能代表彭水苗族文化、最具傳統特色、綠色原生態的鄉村土特產奉獻給聊城市民。”曾華燕在現場熱情地介紹。
陳小川是重慶李嬡瑾苗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消費幫扶聊城彭水產銷對接展示展銷活動。去年的活動中,他的銷售額近30萬元。今年,他在牛肉干、大泡菜、燒椒醬、香辣榨菜絲等苗鄉土特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苗鄉優米、青紅剁椒等6種產品。“我特別推薦這款苗鄉優米,它產自高山峽谷間,谷粒飽滿、味道甜美、口感軟糯,希望能帶給聊城市民不一樣的味覺享受。”陳小川說,“今年,我們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通過類似展銷活動的助力,實現年銷售額2000萬元。”
讓幫扶好產品“出山”又“出圈”
“歌不停,酒不斷。”啟動儀式上,聊城市民陳汝民現場享受到了苗家酒文化的最高禮儀“高山流水”。數名頭頂銀冠的苗族姑娘,手捧當地特制的陶酒壺,唱著民族歌謠向客人款款走來。姑娘們依次排開,輪流倒酒,酒自上而下流入客人口中。“苗鄉人熱情似火,苗鄉的酒又香又甜,我要發動親朋多買些彭水土特產。”陳汝民說。
消費幫扶,一端連著城市、一端連著鄉村,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一頭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
彭水位于重慶東南部,生態環境優美、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底蘊深厚,連續5年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當前,一幅“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美麗畫卷正在彭水大地徐徐展開。
聊城和彭水對口協作13年來,聊城立足自身所能,緊貼彭水所需,傾情傾力支持幫扶彭水,促進兩地聯系更加緊密,推動兩地協作更加多元,支撐兩地發展更加穩健,增進兩地情誼更加深厚。實施魯渝協作消費幫扶以來,聊城采取線上線下“雙線”聯動、幫產幫銷“雙向”幫扶方式,助力彭水優質農特產品“出山”“出圈”,走向全國,開辟了脫貧群眾增收致富新賽道,初步走出了一條依托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子。
通過消費幫扶,彭水土特產走進更多聊城家庭,為彭水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雙方的友誼打下堅實基礎。“在此過程中,心有大愛、慷慨解囊的聊城百姓令我們深受感動,勤勉敬業、唯實爭先的聊城干部令我們由衷欽佩,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聊城大地令我們心馳神往。”彭水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殷洪江表示。
一次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
“參加本次活動,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聊城與彭水兩地在資源、市場等方面的互補性和合作潛力。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讓更多的聊城朋友了解和喜愛我們的產品,同時也期待與各界朋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合作的新途徑、新模式,為推動兩地的消費幫扶事業貢獻更多力量。”重慶市康百礦泉水有限公司董事長淳小霞動情地說。
作為一家聊城企業,近年來,在聊彭協作中,渝魯情(聊城)商貿有限公司不僅熱衷于對彭水的教育幫扶,也積極促進聊彭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消費幫扶是促進魯渝協作的重要手段,銷售彭水特產,不僅豐富了聊城人民的餐桌,同時也能促進彭水山區農民增收。”渝魯情(聊城)商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延鵬飛說。
對企業而言,產銷對接展示展銷活動不僅是一次展示產品、宣傳企業文化和形象的機會,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學習先進經驗的寶貴機遇。對聊城彭水兩地來說,開展消費幫扶活動也是鄉村振興征途中的雙向幫扶、雙向奔赴。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在這個豐收在望的美好季節,2024年魯渝協作消費幫扶(聊城—彭水)產銷對接展示展銷活動的成功舉辦,將促進兩地共同開創多元化、多層次、多領域、多路徑的消費幫扶新格局,高質量推動協作工作走深走實。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