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軸承牛嗎?”
“關于聊城軸承,你知道什么?”
如果這兩個問題在6月28日前問我,我的答案會是這樣:
聊城軸承牛嗎?——“說實話,我真不知道。”
關于聊城軸承,你知道什么?——“作為聊城人,我只知道,因為軸承,臨清煙店人,很有錢!”
但是,6月28日之后,我的答案變了。
聊城軸承牛嗎?
——“聊城軸承真的很牛!”
關于聊城軸承,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原來聊城軸承那么強,不光臨清有,臨清還輻射帶動著東昌府、冠縣、東阿,四個好兄弟手拉手,托舉著聊城小軸承“轉”遍全世界。原來,我們圍繞著軸承產業鏈做了那么多,小軸承大能量,帶動了那么多人就業、致富……”
作為聊城人,我很驕傲——驕傲于我們的軸承產業,也驕傲于我們的齊心協力:我們創新“四縣聯動”直播,我們新聞媒體和自媒體攜手出鏡,走進一家家軸承企業工廠,將最真實的生產一線呈現在鏡頭面前,又通過直播鏡頭將軸承生產、工藝、品質通過網絡展現給了全國網友!
是的,這就是聊城。
開放創新、敢為人先……這都很聊城!
(一)
這很創新!
四縣聯動直播 解讀“旋轉密碼”
不要說小城市就不會有大作為,工作成績向來不以城市大小來論。
曾經,2017年,聊城的媒體人站在了新華社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舞臺上,作為三位媒體大咖之一進行了主題發言。我們聊城新聞媒體的新媒體轉型經驗,通過國家平臺,分享給了一眾同仁。

時隔7年,2024年,我們聊城又啟動了一個新活動,關乎互聯網、關乎民生:“E起興聊·網眼看民生”系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由聊城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主辦,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新媒體工作者協會承辦,旨在立足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找準全市中心工作和基層實踐的結合點,突出網感要求,多用網言網語,多用直播鏡頭、視頻展示和數據、細節說話,綜合運用全媒體渠道,使網絡宣傳工作與群眾感受同頻共振。
而6月28日,就是這個系列的首場活動。
以“‘鏈’出新動能·強鏈延鏈補鏈——聊城制造闖天下”為主題,首場聚焦聊城軸承產業鏈,東阿、東昌府區、冠縣、臨清四個縣城聯動直播,新聞媒體記者攜手自媒體代表,分別走進東阿鋼球產業、東昌府區軸承保持架產業、冠縣軸承鍛造產業、臨清軸承市場等,一起聚焦軸承產業,解讀“旋轉密碼”!
“從軸一代的翻新打磨、白手起家到軸二代瞄準專精特新進行設備更新、產品替代進口、劍指國際一流……聊城秉承深厚的軸承情懷、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改革創新思維,走出了一條具有聊城特色的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這其中,有太多艱辛的奮斗故事,有太多有目共睹的成績,有太多可展望的美好愿景。這次,我們把展示的舞臺交給軸承產業戰線上的奮進者,聽他們說!”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整場直播時長共2個小時20分鐘,四個現場均采用媒體主持人和網絡自媒體達人共同參與、實時互動的形式,各現場之間“接力切換”,整場直播節奏輕快緊湊、內容豐富、亮點頻出。


融媒直播直觀地將聊城軸承產業的深厚底蘊和創新活力呈現給網友。
通過媒體主持人和自媒體網民代表的現場直播,網友仿佛置身生產車間,了解聊城軸承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矚目成就。
“產品被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臨清軸承轉動世界”“產品替代進口”等,讓網友大開眼界,感嘆“遙遙領先”。
具體戳這里:
(二)
這很牛氣!
山東聊城小軸承 轉動全球大市場
軸承是現代機械設備中的重要零部件,被譽為工業機械的“關節”。
小軸承,大能量。
聊城的小軸承,更是轉動了全球大市場。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中國貿易報》今年春節后的頭版倒頭條的報道標題。
用在這里,恰如其分。
戳藍字,看報道——
目前,聊城已全面構建起產業分布合理、專業分工明確、上下游協同配套的全產業鏈體系,已形成以臨清(成品軸承加工、軸承市場)為中心,向東昌府區(軸承保持器)、東阿(鋼球)、冠縣(軸承鍛造)延伸的產業集群,不僅有國內最大的軸承貿易市場和零配件生產基地,更是市場主體最多的軸承產業集群。集群先后入選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那,聊城小軸承何以轉動全球大市場?
得益于,聊城真正重視軸承。
近年來,我市傾心培育、全力塑造軸承產業,政策利好頻出。
發展戰略方面。2023年5月,聊城市出臺《關于支持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強上下游產業協同、完善產業鏈條、鼓勵建設產業供應鏈發展平臺。金融支持方面。出臺5個方面的15項具體支持措施,幫助我市軸承產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以鏈強群”是聊城軸承產業發展的奧秘。
比如,完善鏈條配套。
冠縣鍛造主要為臨清軸承配套,東阿約60%鋼球、東昌府約30%保持器流向臨清成品軸承,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完整閉環,專業分工明確、配套能力強,在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中獨領風騷。
比如,擴大集群規模。
臨清軸承成品年產量90億套,覆蓋7000余種型號。
東昌府軸承保持器年銷量達120億副、行業占比7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軸承保持器生產基地。
東阿是亞洲最大的鋼球生產基地,國內市場占有率70%以上。
冠縣軸承鍛造更是占全國市場1/4以上。
比如,攻克細分產品。
聊城市擁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7家,如臨清博特軸承有限公司的薄壁軸承、宇捷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調心滾子軸承、東昌府金帝保持器廠的保持器等多種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細分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東阿鋼球集團已進入2022年全國軸承行業主營收入前20名(第12名)。

比如,加強市場集聚。
如臨清煙店軸承專業批發市場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的軸承專業批發市場,被認定為省級內外貿結合市場、省級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市場擁有各類門店5000余家、經營11類17000余種產品,國內外各大軸承企業均在此設經銷處,年交易額達300多億元。
此外,聊城規劃建設高標準軸承產業園區,引導小微企業入園發展,推動軸承產業向規?;⒓s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
(三)
雙向奔赴!
聊城重視軸承,軸承也沒有辜負聊城

聊城重視軸承產業發展、支持軸承產業發展,軸承也沒有辜負聊城。
聊城軸承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是中國軸承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聊城軸承產業鏈體系呈現出產業規模大、產品質量優、市場集聚高等特點,正源源不斷釋放出無限潛力和活力。
在這里,我不想再說“大產業”,我想說,“小民生”。
就以東昌府區鄭家鎮為例吧。


鄭家鎮主要是生產軸承保持架,被譽為“中國軸承保持架之鄉”。
鄭家軸承保持架產業已有40多年發展基礎,規模以上企業15家,一般納稅人企業350余家,個體機械加工戶4600余家,直接或間接從業人員31000多人,保持架年銷量達120億副、9000多種型號……
從業人員3.1萬人,這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
年銷量120億副,得產生多少稅收,而其中多少的稅收又放在民生事業上?
而這還僅僅只是鄭家鎮!
我們所有的工作目標指向,最后的落腳點都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誠不欺我。
當前,聊城正聚力推動軸承產業“鏈條化”延伸、“高端化”提升、“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持續擴大軸承產業影響力。
聊城軸承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聊城和聊城軸承產業的未來,定是星辰大海!

來源:“芹菜根”微信公眾號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