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已成為國際化新地標和城市新名片。
實現東三環至紅領巾湖6公里旅游通航,貫通18公里高品質濱水綠道,乘船可一覽二十四橋十八景,兩岸業態多元,游客紛至沓來。尤其是夜間,泛舟水面,燈光搖曳,古都京韻風情無限。
然而誰又能想到,僅僅5年前,這里還是行人避之唯恐不及、商家背對著河經營的“臭水溝”呢!
從“臭水溝”到“網紅河”,亮馬河的變遷,可以給予以水聞名的聊城太多啟示。
近水親水是人的自然本性。把水文章做好,聊城應該當仁不讓。假設同樣是面對一條河的更新改造,我們是滿足于基本的生態環保要求,還是立足于發展需求,超前謀劃,把水系建設與商業消費模式結合起來統籌考量,讓人們從繞著走到紛紛去打卡,讓商家從“背向經營”到把店門開到河邊?我們能否規劃先行、保持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實現岸線整治、橋梁改造、慢行連通、景觀亮化、河湖貫通、旅游通航的一體化改造?或者,回到一個最基本的角度,在面對類似“臭水溝”的發展“攔路虎”時,我們要以什么樣的態度、什么樣的標準去克服困難?
北京的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聊城沒法照搬照抄,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戰略思維、開放思維、創新思維、系統思維,我們可以學,也應該好好學。
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和對勝利的渴望,要有爭第一的豪氣和不斷攀登的精氣神,要有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大坐標”中找尋定位的視野和格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屆接著一屆干的定力和韌勁,要有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擔當和創新求變的水平,要有融入血脈的為企業和群眾服好務的理念和行動,要有始終保持空杯心態、不斷提升個人專業能力和素養的自律和努力……
水無形而有萬形,水無物能容萬物。跳出聊城看聊城、跳出差距看差距、跳出自身看自身,主動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事物,積極擁抱時代變化,求新求變求突破,我們才能登高望遠,看清一條河的流向,進而收獲大地豐美、瓜果飄香。
□趙宗鋒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