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澤魯西新區為新就業群體建起6000平方米“暖心驛站”,提供20余項綜合性服務
司機師傅,累了就來歇歇腳
劉廣軍沒想到,自己填的那張問卷,真能帶來改變。
這位跑了十幾年運輸的貨車司機,幾個月前在菏澤魯西新區陳集鎮收到的調查問卷上寫道:“我們這些跑車的,最盼的就是有個地方能歇歇腳、喝口熱水。”
如今,他的愿望成真了。
在陳集鎮傳化物流港,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暖心驛站”拔地而起,成了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奔波路上的歇腳處。這個建在物流樞紐上的“暖心驛站”,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大家休息、吃飯的難題。
陳集鎮地處交通要道,轄區內的傳化物流港、現代醫藥港等4大園區及周邊匯聚了168家企業、3000余名從業人員。其中,僅貨運司機就有1500余名,園區日均車流量500余輛。
“等貨的時候最難熬,經常一等就是大半天。夏天駕駛室像蒸籠,冬天又凍得手腳發麻。”劉廣軍道出了司機們的心聲。
如何滿足轄區內數量龐大的新就業群體需求?陳集鎮派出調研人員,用一個多月時間走進物流園區、貨運站點,發出300多份問卷,與350多位司機、快遞員等座談,摸清了大家的煩心事:吃飯難、休息難、身心疲憊、缺少歸屬感。
基于調研結果,服務中心按照“動靜分區、功能互補、便捷高效”原則,設置四個功能區,涵蓋20余項綜合性服務,精準對接新就業群體“一張床、兩個健康、三頓飯、四個提升”的需求。

記者看到,服務中心附近的不少餐館門口都貼著“愛心商家”的標識。“這里有10元就能吃飽的套餐。”劉廣軍說。
更讓他滿意的是,服務中心推出了60元住一天的標準間。對有長期需求的司機,500元就能包月。“以前在車上湊合睡,現在能躺床上好好休息,第二天開車都精神多了。”劉廣軍說,住宿區還配備了免費的洗衣房。
健康服務區也很受歡迎。心理咨詢室為長途奔波的司機提供“一對一”心理疏導,已服務30余人次;健康之家的按摩床總是很搶手。“開一天車腰酸背痛,按一按舒服多了。”劉廣軍說,每月一次的義診活動,也總能排起長隊。

此外,服務中心還設置了就業指導室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目前已幫助30余人實現穩定就業;為15名司機解決工資拖欠、工傷賠償等問題。
“以前等貨時就只能在車上刷手機,現在能看書、下棋、打臺球。”來自河南的司機王勝利說,這里成了他在山東的“第二個家”。
服務中心孵化的“紅色方向盤”志愿服務隊,已經吸引了25名司機加入。這些曾經的“服務對象”,如今成了城市的“治理幫手”。
墻上的“新治理先鋒榜”展示著優秀志愿者的照片,司機們也能參選每年的“十佳民情信息員”。
菏澤魯西新區陳集鎮黨委書記李松說,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新就業群體的特點與需求,繼續優化硬件設施,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吸引更多人加入“紅色方向盤”志愿服務隊,激發他們參與基層治理的潛能。
目前,菏澤通過整合黨群服務中心、工會驛站等陣地資源,標準化提升“暖新”驛站465處;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社區、友好商圈等各類場景80余個;掛牌“小哥食堂”77個、“小哥藥堂”85個,推出優惠套餐、愛心體檢等關愛措施。
(大眾新聞記者 王兆鋒 通訊員 馬源劭 趙忠宇)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